汪兴茂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二中学 56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已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层面,而是更加趋向于综合素质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在新高考的要求下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实现更高的管理目标。对此,班主任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要尽力做到每一位学生不在学习上掉队的同时也不要在成长上出现偏颇。本文将主要围绕着“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性、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素质教育
引言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对教育行业的重视日益增强,小到每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因此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会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然而学生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无法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正是要围绕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展开,既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
1.1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实践意义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交流理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开展已经成为当下各阶段的教育当中的重点工作内容,而在以往开展素质教育的时候,都是以各学科教师在课堂当中融入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开展的,事实上,作为与高中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更需要肩负起做好素质教育的责任。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就是对坚持学生主体的实践,这不仅拓展了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实践意义。
1.2提升师生关系,便于班主任工作开展
与日常的教学工作不同,在“以生为本”理念下开展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而言更贴近生活,能够在相对枯燥的学习当中增加一抹亮色,更易于学生接受。无论开展什么样的班级活动,班主任都应当抓住机会,同每一位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既能够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他各种情况,也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拉近师生关系,为以后在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中奠定下良好的师生感情基础。
1.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生为本”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理念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学习指标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德育教育为例,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身处共同环境中的他人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自己而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素养以及精神面貌,对于班集体而言则会影响班级的集体凝聚力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开展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建立起积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因此,班主任要有重点的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树立底线意识,对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要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也要注重起来,因为保持心理健康也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内容。在更加全面综合的教育指导下,学生能够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更易接受新知识的学习。
二、在“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1开展德育工作
要成才先成人,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则是体现在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学校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培训,在此之前更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帮助高中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特别是身为班主任对学生更是负有更多的责任,在学校学习时班主任就是高中生的监护人,因此也有义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负责,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
2.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无法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甚至会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疾病,特别是对于高中生而言,升学的压力、父母的期待、老师的叮咛等等都是对学生的无形压力。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的学生轻生等问题便暴露出当前我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的并不到位。因此,班主任应当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3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无论在任何阶段的学习当中,安全都是永恒不变的重要内容。,在校的安全教育则是对学生进行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的教育,高中生由于一直都在学校中学习,尚未踏足社会,因此无论是对社会外界的侵害还是来自生活内部的种种危险都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班主任在这时就应当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并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在“以生为本”理念下开展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3.1积极联系家长,加强家庭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里的宝贝,班主任要对对于高中生的期望和家长的一样强烈,很多时候的教育工作需要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密切配合才能够实现其有效性,因此班主任应当加强与家长间的合作,共同肩负起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健康成长的责任。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例,教师在学校当中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如有任何的异常情况要及时的联系家长,同时家长应当在家庭生活当中关心孩子,与学校之间密切沟通,既是要帮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也是要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能够扶摇直上,少走弯路。
3.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对高中生的侵害来源往往就是他们身边的教师,因此要想在学生学习阶段保护好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就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整顿,踢出害群之马,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对于教学学科的学习教育之外,还需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思想状况,如果察觉到学生学习或心态上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的排除内在因素,解决好教师内部存在的问题,对于各科授课老师,班主任也应当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成为一只能够在学生学习阶段全面陪伴和帮助的师资力量,这也就要求班主任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其他授课老师都要有着严格的要求,因而对于自身和其他老师也要做好道德教育工作,积极参与好每一项教育培训工作。
3.3做好因材施教
体现“以生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实践就是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就需要充分贯彻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班主任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变化等情况实时了解,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教育策略。每个学生的素质、能力、个性、兴趣、家庭等都是不同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当中要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例如班主任发现一位学生最近的心理状况起伏较大,首先需要根据掌握的情况判断学生的问题所在,是学习成绩下降引起的还是原生家庭的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其实就要注意同学生谈话交流的场合,不要让由学生不能控制的外在原因使其产生自卑感等心理问题,最后根据学生的性格以及关系等感情基础确定交流环节和对话。
总结:综上所述,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基于“以生为本”理念下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前文中所提到的教育策略仅仅是个参考,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管理情况在实践当中做到随机应变,总的就是要坚持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国磊,王孔常.探索“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1):102.
[2]史雪贺.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探索[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
[3]宁述仁.“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浅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