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娜
河南省兰考县兰阳街道中心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对刚开始接触数字、符号、算理、算法的学生来说,普遍比较抽象、而且难度较大。这使得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认知困惑而难以深度融入其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发展性也难以切实保证。而其在身心方面的显著特性,以致游戏教学策略的运用与渗透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在蕴含游戏特性的诸多教学活动、教学措施、教学资源的引领下,存留于学生认知领域的诸多困惑也会得到充分化解。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以游戏教学策略为引领,将与学生认知特性、具体教学内容比较贴近的诸多游戏活动、素材、道具、模型等引入课堂,通过对游戏教学策略的科学、充分、巧妙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深入理解数学内涵、充分把握数学特性提供辅助。以通过游戏教学策略的渗透,让学生真正感知数学之魅力与内涵,在寓学于乐的游戏氛围内更好提升自身认知能力,核心素养。
关键词:游戏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运用;渗透
经过深层次研究、对比、分析发现,游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渗透,显得更为必要。而且,在不论在教育呈现手段,还是教学组织形式上,游戏教学策略更为贴近小学学生的认知特性与发展需要,且可以从不同层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其好奇心,让学生在感知愉悦、体验快乐中获得认知能力与思维潜质激活,使数学教学开展更加科学、高效、深入。更为重要的是,将游戏教学策略深度渗透至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为数学课堂注入无限活力与新鲜血液,且能够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为帮助学生更好学数学、用数学提供了铺垫。因此,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更加科学、高效、多元、丰富,教师在落实教学实践时,应加强对游戏教学策略的运用与渗透,通过对各类游戏素材的开掘,构建出蕴含游戏元素的高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游戏体验中以全新视角来学数学、用数学,以促使其认知能力提升与核心素养塑造。除此之外,受到游戏教学策略的引领与驱动,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也会得到切实增强,学生的数学认知潜能势必会得到切实开掘,其身心发展需要必然会获得充分满足。
一、通过游戏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
游戏教学策略辅助下教学情境创设,可以达到充分激发学生课堂主动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目的。而且,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普遍比较活跃,其喜欢想象、联想,更乐于探究、体验。而游戏教学策略引领下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则可以使数学课堂重新焕发其生机与活力,以促使学生快速融入至学习状态,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强化学生认知,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游戏元素的应用,来创设教学情境,并将游戏情境创设与学生思维培养结合起来,从不同层面对学生的认知给予刺激,使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有趣、生动、鲜活。同时,在游戏化教学情境的驱使下,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力、感染力、凝聚力也会得到充分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会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开展“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为了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模拟性购物场景来为学生营造认知情境,让学生分别根据情境角色来扮演消费者、收银员等。在真实的场景中模拟对商品的买卖过程,利用商品的价格来进行加减法知识的练习和掌握,实现对其运算能力的强化。让学生在参与与协作、互动与实践中更好学习数学,从不同领域领悟数学之内涵,切实提升课堂学习的成就感与参与度,获得认知满足。
二、借助游戏教学策略落实教学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合小学数学在知识特点、教学要求、育人导向方面的显著特性,为了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在教学起始阶段即时引入对应的游戏教学策略,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比较贴近的数学游戏灵活迁移至课堂领域,促使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参与游戏活动,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在设计数学游戏时,应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以确保游戏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需要的满足。另外,教师在开展数学游戏时,应加强对游戏活动的提前预设与评估,尤其对游戏规则、游戏流程、游戏要领的科学预判,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深入理解具体教学内容与数学知识。例如,在开展《认识图形》教学指导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即时引入数个七巧板,并组织学生分析做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其发现其中的规律与特点,随后又在课堂引入诸多各不同构型的几何图形,组织学生辨析其结构与组成,将学生引入无限欢悦的教学生态内,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激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指导方式,更为贴近小学学生的认知特性,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欲望也会得到充分发展。
三、利用游戏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的认知迁移
随着游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运用与渗透的深入,很多与学生认知发展有关的游戏资源、素材、活动也被得到了充分开掘,且又发了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手段、途径的变革。因此,教师应通过对教学路径的优化,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寓学于乐中充分理解具体数学知识之内涵,为确保教学效能提高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引入数学游戏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使游戏的预期目的与教学目标、学生需要深度融合,以促使学生在多元化、丰富性游戏体验中学习具体数学概念、公式,实现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开展“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指导时,教师可以即时引入“竞猜”类游戏,首先让学生猜测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哪些量有关?随后由引入“实践”类游戏,让学生尝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拼接、组合、重构等方式,转换为其他图形(诸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并根据求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将其拼接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其计算公式,实现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学效率的提高。借助游戏教学策略作用的发挥,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能,推动学生认知迁移,实现对学生完备意识与健全人格的培育。
四、结论
总之,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渗透,更为贴近小学学生的身心特性与认知规律,其可以通过游戏的驱动作用发挥,来实现对教学路径的延展与教学效能的强化。而且,面对一些蕴含游戏特性的教学活动刺激,学生对于不同学习内容的认识、体验将会更加深刻,对应的数学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也会得到切实增强,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在借助游戏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指导时,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并通过对各类游戏元素的充分开掘与科学借用,使游戏与数学紧密关联、相得益彰、互促并进,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游戏中获得认知迁移、拓宽思维路径。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学习数学、逐步提升,使游戏与数学紧密融合起来,以实现对学生认知夙愿的释放与健全认识的构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娟.玩中学 学中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游戏中渗透德育的尝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6):94-95.
[2]俞月姣.游戏性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18(04):27.
[3]王娇.小学数学教学的催化剂——试述“游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7(10):174.
[4]王蕾.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游戏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