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  黄艺玲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的课程也逐渐的受到了
        黄艺玲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观澜溪谷校区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的课程也逐渐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当前小学提出的标准是以小学生为主体,综合体为学习对象,通过一些丰富的日常活动来让学生们找出问题,再研究探索得出结论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就有了研学旅行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时间感知大自然,还可以让其在研学旅行课程中提高自己的动手、创新等能力。这对当前社会来说是非常利于学生们发展的。所以本文就分析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让学生在课堂时间中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风采。
        【关键词】小学;研学旅行;设计;实施策略
        【正文】研学旅行课程是近些年来才在小学当中兴起的一门课程。通过旅游的方式来让学生在一些文化地域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并能够在这其中学习到一些深刻的含义。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是将旅游和学习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当前社会要创新教学的目标,还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研学旅行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某一个时间点集体出行,让学生们在户外活动中学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一、当前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1.1安全保障工作不到位
        研学旅行课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旅行来让学生们研究学习,从而将知识收入囊中。研学旅行作为学校与校外结合的创新模式,一些地方还做得不够熟练,其中安全问题就比较受到重视。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参与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每个班级都会有三四十人,那么集体外出,在校外活动一日或者是多日,那么学生就会集体得吃学校做的饭,可能会是集体订餐或者是安排学校食堂跟随,但是在户外旅行的时候,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随时可能出现各种不好的情况,而且教师的数量也有限,一个人可能就带一个班或者是两个班,一旦出现一些安全问题教师也顾及不到,所以许多家长也就犹豫不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旅行过程中遭遇到意外,就会不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这种活动,或者是找到学校进行协商,不让学校开设这门课程。
        1.2开设的课程效果一般,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小学开设研学旅行这门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玩耍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一些知识和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些必备的知识。近些年来研学旅行课程在各个小学中应用,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小学生数量也在增加,但是纵观整体,研学旅行在课程在小学中应用的还是不够广泛。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因为孩子们的心性原因,教师可能顾及不到教育学生,让学生们学习就只能是在旅行中让孩子们将时间用在了游玩上,就会导致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提升不上去;另一方面学校担心学生们在活动中只玩耍并不学习,就会注重学习而不给孩子们较多的时间来放松自己,感受大自然,这样下去学生们就会对研学旅行这门课程产生烦躁,甚至厌恶感就会导致在下一次活动中参与的数量减少,就会导致整体效果不好。


        二、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策略
        2.1多方协作,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打造完美
        在开设研学旅行这门课程时,学校就要通知家长与教师多方座谈,打造出一个完美的计划,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通过游玩来学到知识。并且在旅行中,学校可以与有安全保障、卫生的餐厅或者是自己的食堂协调好,以免让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没有饭吃,或者出现食物问题。学校还要与景点提前打好招呼,避免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而打扰到学生们学习。这样一来就会为学生们创造有安全保障的环境来旅游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学习效率以及课堂质量。
        2.2教师要多方了解,精心备课
        教师在旅行前一定会知道旅行的地点是哪里以及自己的课程进度,那么教师就要在旅行,先做好备课,做出一个完美的计划,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查询旅行的地点,有什么比较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教师就可以通过那个事物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学到语文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时,就可以等到旅行时再向学生们讲解这篇文章,通过课本中描述乡下人家景色的语句来找出那个地点的相似的场景,再让学生们坐到一起,教师给学生们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提起注意力,就会非常配合老师来学习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后就可以带领着学生在那个地点游玩,这样一来,劳逸结合,学生们也会喜爱教师,就会非常配合教师来完成教学。教师精心备课,要提前想到学生们在讲课时会提到的一些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们在提出自己的疑问时,老师会有条不紊的回答,就可以极大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高效率的完成课堂进度。
        2.3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
        在旅行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带领着学生来完成地点内的参观与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转换思维,让学生带领着自己来完成一次旅行以及授课。就是在旅行前要先知道地点是哪里,之后再告诉学生们这一次的旅行地点,以及要注意的事项,并告诉学生们这一次要让他们来给自己讲解文章,这样一来就会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们就会利用课余时间来找出关于那篇文章的相关知识以及那个地点有什么比较贴合这篇文章的景点,这样一来在旅行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提高其学习自主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时,就可以举办活动,并且告诉学生们这一次要去的地点是景阳冈,以及他们这次要讲给老师听的这一消息,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问自己课文中的一些知识点以及如何能够结合景点来讲解这篇文章。教师就可以了,告诉他们一些小技巧,比如可以与家长一起在网上对景阳冈进行查阅,找出与文中比较相符的事件,这样一来讲解时就会轻松许多。这种实施策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让学生学生们拉近自己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谓是一举两得。
        【结束语】总之,研学旅行课程在小学中还是运用的不够广泛,可能会在一些大城市内会看到一些小学开设这门课程。所以当前的教学任务就是将研学旅行课程在各个小学中都应用,并且在兼顾到学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等因素。让学生在有安全保障的环境下,通过户外的活动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到课堂中的一些知识以及不会学到的知识。教师在这其中也要注意安全,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小疏忽而造成学生受伤。
        【参考文献】[1]吴颖惠,宋世云,刘晓宇.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21(03):67-71.
        [2]张琳琦. 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及优化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