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乡土,与美同行 ——以“枝上开花”美育课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姜晓峰
[导读] 即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
        姜晓峰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塘源口乡塘源口村塘源口小学 浙江 衢州 324100

        美育,即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而我们的美术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发现美,创造美,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素质修养。乡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农村小学美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走出单一的课堂美术教学,走入生活,有机的借助地方文化特色有效的开展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就成为有效拓展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将自己对美的理解还原于生活的最佳途径。
        
                一、课程开发背景
        开发乡土美育资源是拓展美育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也是继承与发展乡土文化的重要渠道。对于农村美育课程改革而言, 只有让乡土美育资源在学校教育中扎根,才能够使美育课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够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成为美的人。从农村实际来看,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开展美育教育。为此,我校教师利用本乡镇“桃气小镇”的宣传活动落实美育教育。我校教师带领学生搜集关于猕猴桃的各类资源,感受不一样的猕猴桃文化,并通过就地取材开展美育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家乡的人文美与自然美。这样,既能够节约教学成本,又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还能够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增强美育 教育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课程开发做法
        美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活动。因此,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必须重点关注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开展,重视课堂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因此,我校通过乡镇的“桃气小镇”的宣传载体,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校内猕猴桃树观察写生。观察之后让学生把拾到的树叶、枯枝等带到教室,然后以“枝上开花”为主题,创作不同的粘贴作品。
        例1: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在树枝创作的基础上,利用树枝的凹凸、曲直等特殊的质感美,表现具有美感的工艺品,增加学生对猕猴桃枝美的表现的敏感度,使其能在作业中建立自己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知。


        (猕猴桃枝可以做什么呢?你们看,做成风铃的主体怎么样?加上几根毛线和几个啤酒瓶,一个美丽的风铃就完成了。)(拍摄:姜晓峰)

        例2:
        学生深入学校里每个场所。用心去观察每一个美的元素。在学校中观察有哪些地方能够结合猕猴桃主题进行创作,并进行创作。
 
        操场边上有两个秃秃的窨井盖。通过观察后,同学们发现这不正像一个个切开的猕猴桃吗?于是同学们兴高采烈的绘制窨井盖。

        三、课程开发成效
        1. 营造美育氛围。为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走廊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策划。墙上、校史馆等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猕猴桃枝作品。
        2.加强学生美育养成。通过一学年的“枝上开花”美育课程的学习,我校的学生对于美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着一幅幅漂亮的猕猴桃枝制作而成的作品中,美育得到充分的熏陶培养。美育的课程不在课堂,而在这动手实践中悄然发生。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在开设新的课程,教学学生的过程,对于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成长。一个好的美育课程不仅早就了一批学生,更成就了一个优秀的教师。
        
        四、课程开发探讨
        目前而言,我校的“枝上开花”美育课程存在很多问题。
        1. 课程相对单薄。美育教育不应该只有一个课程单打独斗,应该形成一个体系,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校完全无法达到次要求。让美育教学只停留在角落。下阶段,学校会努力进行学科整合,让美育教学不仅仅存在单个课程中,要让美育教学穿插在每个课程里。
        2. 与城市学校相比,我校师资非常薄弱,美育师资建设更是严重滞后,极为缺乏专业性的美育教师。所以,在实施美育教育时,一般会调用其他学科教师。而这些教师普遍缺少美育 教育知识,导致美育教育实效性不足。而且,教师既要承担学科教学,又要承担美育教育工作,这就使得教师工作任务加重,也 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
        3.资源开发浅显。猕猴桃虽是我乡镇的金名片,但是我校对于猕猴桃课程的开发还是非常浅显的,学校顶层设计中该元素还比较稚嫩,没有形成一项特色。
        4.观念依旧传统。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文化课程方面比较关注,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大家往往对语数英科等基础课程投入较大的精力进行研究,对美育课程方面的探究不够,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美术课程教学推进受到阻碍。
        因此我校要走出乡土美术资源开发利用的困境,还需要转变管理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立足本地实际,构建更适宜的开发利用乡土美术资源模式和校本课程,提高教师开发利用乡土美术资源的能力。
        
        总之,美育并非是单纯的以艺术技能为主的教育,而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素养教育。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一切可实施的方案,为我们农村地区培育出更多的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爱美的人才,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认真落实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的广泛实行。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朝着新课程的目标迈进,在美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进行改革实践,使美育教育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合理化。
        让每个孩子都能闪现个性,进发出智慧的火花,绘出美好的前景,让每节课堂都充满活力和美的教育,显示出课的多姿多彩。让美育之花在农村的每一个角落绽放,让世间的每一个地方不缺乏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