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
瑞安市湖岭镇潮基学校 浙江省瑞安市 325200
【内容摘要】 校园是孩子学习智慧、发展个性和增值生命的地方。我们尝试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发展需求出发,拓展学校的主题空间,为农村学生创设适合的环境,给学生更加充裕的时间、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多样舞台,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校园时空的小主人。
【关键词】 农村学校 主题空间 学校管理
【正文】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把人的“自然的生长力”从形形色色的桎梏里解脱出来。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曾提到,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时间。只有把孩子解放了,才能真正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作为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在硬件设施明显落后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想办法立足自身特点和潜在优势,结合当地实际,从孩子的天性和发展需求出发,为他们创设适合的环境,使校园成为处处皆可学习,孩子喜欢探索的场所。
一、以点带面,主题空间多元化
考虑到学校占地面积有限,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方空间来优化校园环境,形成了不同主题的开放式空间,以点带面,形成各大主题空间系列。我校的主题空间有创客空间、艺术室、电脑室、篮球场等。各个区域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管理,为各个教育空间发掘丰富的教育意义,彰显个性的校园风貌。
1.艺术类空间释放学生的艺术天分
(1)温州鼓词
大胆尝试,大胆探索。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鼓词的发源地就在瑞安。我们学校的孩子很多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小就在鼓词的熏陶下长大,对鼓词有着特殊的情感。考虑到这些,我们特地外聘当地的民间艺人来学校教授鼓词,开设鼓词社团。边弹边唱,每一个小小的机会,每一次精彩的展示,孩子们在收获经验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生活。
(2)葫芦丝
为了发掘艺术人才,发展学生们的艺术天分,学校精心谋划,舍得投资,改建葫芦丝活动教室,聘请外校教师进行教学。每周三下午一节课的时间,葫芦丝爱好者相聚在这里,互搓技艺,互相进步,互相成长。
2.体育类空间点燃学生的兴趣点
(1)乒乓球场
这里是喜欢打乒乓的孩子的天地,全天为开放状态。课间无聊了、午间想玩玩了,他们只要拉上一个对手,便可畅游在乒乓的世界,享受对抗带来的快乐。
(2)篮球场
放学后,球场上人声鼎沸,孩子们在这里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喜悦。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学生们依然将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无论什么时候,篮球场上都不见一个被丢弃或遗忘的篮球,孩子们打完篮球总能有序地将篮球归还到体育室里,那是小球手们自然而然形成的习惯,也体现着我校对学生自我服务的培养目标。
3.高科技类空间为学生打开智慧的天窗
(1)电脑室
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复杂的一道道程序,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3D打印和智能桌面实验,品尝高科技带来的乐趣。
(2)乐博士
创客教室里,一个个丰富有趣的科技作品在这里诞生,那是学员们创想的火花在碰撞。
我们为学生营造自由的体验空间,通过动手体验来丰富他们的内涵。透过主题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接受不同的刺激,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可以亲身去体验各种场域的学习,从不同环境中,获得宝贵的学习经验。
二、自我教育,自由空间自主化
我们不断开拓学校各个区域,使之成为学生活动的场所。我们的理念是除了教师办公室,所有的空间都是学生的。我们打造共享书巢,开心农场、运动场,各个空间都让学生自由活动,让学生在各个场所大显身手。这些功能室的管理者就是学生本人。我们努力创设民主自主的管理文化,赋予孩子们高度的自主权。
把有形空间与无形发展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就会有张力。自由活动区域是我们学生整体活动区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自由活动区域为学生提供了与同伴自由交往的场所,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氛围中,与周围的同伴互动,共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大家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学会与朋友交流、合作、协商等沟通技能。
我们不断变化学校自由空间、丰富学习情景、扩充活动空间的文化内涵,让其“感觉”;让学生接触环境进行直接体验,让其“感受”;让他们抓住每一个当下“体验”,让孩子“感动 ”;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感想”;学科整合,拓展与提升,让学生“立体体验”。
三、玩味童年,潜力空间课程化
学校空间本身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和系统的氛围课程,每个班主任指导学生在各个教育空间中尽情体验、探索,玩味童年,增强自我教育的时效性、灵活性。
以空间为载体,聚焦学生的校内实践活动,关注校园生活的真实问题的解决。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1.种植课程
在自由活动空间中,大力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提升德育实效。
例如,在开心农场,大家开展种植活动。校园里长着各式各样的植物、农作物,我们希望通过对校园植物、农作物的调查了解,让同学们探访认识校园植物、农作物,使我们的同学们对这些周边的植物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培养学生爱惜植物的情操,孩子们会因更了解学校的环境,进而能更亲近、喜爱我们的校园。
2.小小播音员
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校园时空的小主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每天中午时分,我们都会有两名小小播音员出现在校广播室,跟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文章或活动。短暂的诵读时间里,播音员们历练口才,提高胆量;听众们放松身体,享受耳朵带来的愉悦和新鲜新奇知识。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承担社会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增强责任意识,感受成功和自信。
【结语】
针对农村学校校园空间的打造,学校管理者需要不断审视学校基本建筑和学生情况,因地制宜,调整策略,徐徐图变,才可能将整体性、教育性、拓展性的视野和理念,逐步渗透到具体的育人空间中来。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创造的儿童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2.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