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
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中心小学 533406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都是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接触事物的不同也会造成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此时分级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级阅读;开展策略;意义
引言
在全民阅读的大趋势下,人们需要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读物,其中包括从国外引进的分级读物。如何在良莠不齐的读物和学生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之间找到平衡点,有待我们探究。
一、小学语文分级阅读开展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分级阅读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级阅读,能够使学生之间进行更为有效的互动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然后对其进行科学整改,实现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交流互动时,还可以对其他同学的经验进行有效学习,实现自身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使学生阅读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时,科学应用分级阅读可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进而保障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时,教育人员可以集中指导学生个体,确保能够实现教学指导效果的有效提升,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高效课堂的合理构建,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分级阅读的开展策略
(一)巧妙利用时间,让阅读贯穿于生活
学生每天能用在阅读上的时间比较有限,要想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巧妙利用时间,培养他们将“阅读贯穿于生活”的习惯,如活动空余、排队等待、自习课上、午读时光、课间休息等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学生手中,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就能让阅读与生活如影随形,让阅读贯穿于生活,不仅能使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还可以增加他们的阅读量。然而,在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阅读量并非唯一的追求,还要追求阅读质量与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读物,以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二)全面了解真实情况,科学制定分级阅读计划
学生作为语文阅读的主体,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力、兴趣等都是开展分级阅读的基础条件。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分级阅读时,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知晓学生的优势和喜好,结合《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语文阅读的建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级,制定科学的语文分级阅读计划,明确不同级别学生阅读的要求,对学生开展分级阅读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三)做好阅读前准备工作,提高分级阅读有效性
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活动和阅读材料的准备,只有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从容应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保证阅读教学顺利进行。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阅读材料。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在选择读物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心理特征、文化知识水平、语文基础、兴趣爱好等等,一方面要保证阅读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阅读材料的难度控制在学生能力水平范围之内,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通过阅读获得快速成长,如果难度过大不但影响间读教学的有效性,还会打击学生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在课前做好活动准备工作。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发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实现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围绕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包括文章的作者,写作的年代和背景,文章背后发生的事件,唤醒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动力,让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的兴趣,这样一来,阅读效率就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对文章内容主题思想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密切关注具体行为,及时指导分级阅读活动
学生在语文分级阅读中的表现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是影响分级阅读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分级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关注不同学生在语文阅读时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立足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分级阅读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各层级学生都可以顺利地完成语文分级阅读任务,增强学生对待语文阅读的信心,优化阅读效果。
(五)分级阅读作业,激发学生热情
伴随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早已失去了高效性、科学性,很难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品施。基于此,在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任务时,要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能动性,促使其高流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语文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准。在布置书写作业的基础上,适当布置阅读作业,以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坚持利用果余时间进行语文阅读,从而提高个人语文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分级阅读的形式,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成绩、学好语文,而且有益于学生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给予学生科学的方法指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使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思维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高维伟,刘本红.小学语文梯式分级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0(48):79.
[2]骆文俊.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分级阅读方法分析[J].课外语文,2020(18):98-99.
[3]雷晓莉.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