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鸯鸯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325400
谢老师这节课,上得很好!很精彩!谢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巧用错例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这个教学理念非常好。听了之后给我的感受是耳目一新,很有新意。可以看出来,谢老师为了这节课,花了很多心思。她为学生精心准备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梳理问题的关键点,精心设计的变式练习,等等,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很有想法。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听课体会:
《找次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有这么几个:1.是平均分,但是2份的状态。2.表示的方法不简洁,当数量多时屡不清。3.分成3份,但不是平均分。
我发现错误总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所以,必须抓住课堂有价值的错误。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的存在,更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整合错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课堂上发挥错误的价值,将使课堂因错误而精彩。这节课,谢老师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很强,为我们展示了她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宽容错误,收获意外。
课堂是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们的教学如果没有错误,那将是不完美的。在课堂上,我们要允许学生出错,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即时增补环节,“放大”错误,并把它拓宽深化,这样,将使许多精彩不期而至。
教学片段一:在谢老师活动一,如果有5个乒乓球,其中有一个是次品,轻一些,天平秤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学生展示第1种:5(1,1,3)3(1,1,1,),第2种:5(2,2,1)2(1,1)
谢老师问:同样都是分成3份,称2次,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平均分3份的好处。
2.利用“错误”,激活课堂。
学生找次品分法很多,学生却没有发现方法不当。此时谢老师是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比较,让“错误”逐步浮出水面。借助8个,9个,探索找次品的最优策略这一环节。
谢老师设计乒乓球增加了8个,其中有一个次品(次品轻一点)用没有砝码天平来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学生反馈出现:8(4,4)学生只考虑天平只有两个托盘,没有考虑天平外的了。强调了可分成3 份,次品的位置只有两个托盘和天平外三个地方。再进行推理。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应看作坏事,而应当作一笔巨大的财富。
3.错误互助,提高效率。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所犯的错误也各不相同。
教学片段二:在活动二的任务1里,8个乒乓球的分法很多,有8种的1(1、1、1、1、1、1、1、1、)还有4(2、2、2、2、),3(3、3、2),2(4、4)谢老师引导说:请你对比以上4种方法,同样都是8瓶中找一个次品,为什么这种办法称的次数最少的?这时学生的脸上写着问号。当学生发现此时的问题,也同时又很大的冲击,经老师再次追问,才恍然大悟原来与分法有关。最后同学们找到分3组,每组数量尽可能相同。再次感受平均分成3份的好处,也明晰了找次品方法。因此,感受到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没有必要早早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自己难检查出来的错误,由其他同学来检查,往往能起到“旁观者清”的良好效果。
4.整合错误,巩固提升。
学生出现的错误,自有它的特有之处。我们要宽容错误、善用错误并整合错误。这样,才能让“错误”美丽起来,让课堂鲜活起来,让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错中有序,错中存真。学生的错误虽有不可预见性,却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其间蕴涵着宝贵的“亮点”。树立“错误是资源”的意识,正确地对待错误,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使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教学片段三:借助9瓶、10瓶、11瓶、27瓶,应用找次品的最优策略,9瓶找次品,学生知道找次品的方法,会9(3、3、3)2次;10瓶找次品10(3、3、4)3次。。。。。。总结出:称N次,最多可以分辨3的N次方个物品数目。
从物品数目 — 保证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学生思维有了模型结构。突出教学思考的同时,学生观察、推理、分析归纳能能力,也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谢老师的模型思想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作用深远。
总之,利用学生常见错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巧用“错误”来优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建立起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谢老师这节课给人最深刻的感受,她确实做得很到位。
最后,我提一个建议,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着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怎样更好的挖掘素材,巧妙渗透,才会让课堂更有数学味?如何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才能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希望大家等会能一起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