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定珠
湛江市第二十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愈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创新阅读教学,优化学生的阅读过程,让学生得到知识、能力与品质的综合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文章基于此点,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改革研究
教师要想实现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就应该将阅读教学内容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优化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与创造空间,丰富他们的文化品格,真正意义上地创新学生的理解与认知。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就一定要注重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语言理解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批注,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在教学《火烧云》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应该注重批注式教学。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整篇文章,能够大致了解这篇文章写的主要内容,感知整篇文章的写作结构、修辞应用等等,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做好充实的准备;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以及阅读感悟,圈画出文章中有关于景物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综合地分析。文章对“火烧云”的描写可以说是十分的生动形象,教师在让学生圈出这些句子的时候,其实也能够不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他们能够圈出这些句子,必定是经过多次阅读,再三比较得出的。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能够深化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他们会借助文本批注的方式,大胆地留下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能够将自己对文本的感知给一一诠释,体现出自己的阅读轨迹与阅读理念。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后续的文本阅读中,也能够进行勾画和批注,提升他们的阅读实效;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课堂小教师的身份先展开自主阅读,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说一说阅读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这样就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够让他们在抒发见解以及阅读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开放自己的思维,作多元化的诠释和理解,形成一种开放性的阅读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群文阅读教学法,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力求能够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理解认知一篇文章的基础上,实现对多篇文本的理解和阅读。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还能够实现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整合,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进而培育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就可以基于这篇文本实施群文阅读。教师可以根据这篇文章的作者老舍先生,给学生引入他的其他著作。比如《猫》、《母鸡》等文本,这些文本都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十分具有探索与考究价值。学生通过同一作者不同题材、不同情感以及不同写作方式文本的阅读,能够从多种角度、多种层次方面着手,实现对这些文本的综合理解和认知。从个性化到统一化,形成对老舍先生文本的综合、整体、全面认知,以此也能够实现他们思维的有效锻炼与发展。学生通过对这几篇文本的阅读,能够有效地总结出老舍先生的写作模式,突破他们的阅读思维局限以及写作内容桎梏。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老舍多篇文本的理解和认知,让他们分析老舍这一人物形象,进而深切地领悟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与理解,能够不断优化自身的思想情感,促使他们多方理解字词句段、写作方式、谋篇布局、情感表达等等阅读内容,实现他们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三、鉴赏式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鉴赏式阅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理解,进行交流、互动与探索,激发出他们多元化的阅读理解与感悟,整体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拓展自身的阅读视野,实现对文本由内而外的鉴赏与分析。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在教学《四季之美》这一篇文章的时候,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整篇文章有四个段落,分别展示了四个季节,所对应的也是一天的不同时段。对此,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注重学生对这篇文本的鉴赏和感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插入不同季节的美景图片,以及一天从早到晚的不同景色,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片获得更为直观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多元化的朗读,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体会,收获关于美的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实践创作,可以让学生随意选取一个季节或者一个时段写一首诗,也可以让学生展开美术绘画创作,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创造实践,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实质性的建设,进而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
四、读写结合教学法,优化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创造。所以教师就应该积极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阅读知识的运用价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语言建构的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与优化。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在教学《草原》这一篇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明白这篇文章不仅仅展现的是草原之美,更多的是反映出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在整篇课文当中,作者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比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并且作者对地点的转换顺序也作了考究,他转化地点的过程其实也是升华情感的过程。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看到草原这一自然美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整体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对这篇文章写作手法的借鉴和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全面感知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顺序、结构布局的基础上,让他们以一个自然风景为主题,展开作文创作。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创新写作内容,加强对各种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实现他们写作素养的不断提升。这样一来,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能够让学生主动地感知语文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切实创新并改革阅读教学过程。要基于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融入这一理念,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形成核心素养,加强他们的阅读认知和体会,让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获得实质性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科普童话,2020(02):25.
[2]徐秀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9(22):69.
[3]黄彩珍.以核心促阅读——思考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9(02):42.
[4]李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上),2018(08):47.
[5]冯桂梅.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