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东关中心小学, 山西 忻州 134200
摘要:案例教学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国内外的实践证实,合理的利用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他人经验与教训中开展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
导言:
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评析案例,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堂学习,共同讨论相关问题,增强语文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1 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即使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具备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教师对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进行重现和模拟,引导小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研究、讨论,完成语文课程及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互动,帮助学生生成能力、巩固知识,并且能够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发展学生行动能力与决策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本质上来看,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行为的变化,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变化,可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提升案例教学法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新课改下所衍生出的重要教学方法,具有强烈的有效性,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小学语文课堂中采取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学习,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另外,案例教学法中所涉及到的赏析内容与评价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案例教学法积极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能够让整个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教师与同学的讨论获取到答案,这样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还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基础与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注重师生之间的交互合作,对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具有一定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3.1 制定明确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法在课堂实践中能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时候取决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依据课程背景、教学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分析教学内容,明晰教学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理念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撰写案例教学目标。然后教师依照教学目标,选择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让小学生在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建立适合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学会系统、完整地思考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所以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让学生自主发言,然后教师对发言内容进行引导与控制。如果当学生所探讨的话题与教学目标有所偏离,那么教师则需要进行引导。
3.2 构建兴趣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策略时,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选择学生感兴趣且熟悉的内容,使其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易于理解;或者是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寓教于乐,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以课文《黄继光》为例,教师讲解之前可引导学生先预习课文内容,对相关历史资料进行自主查阅,收集民族英雄人物事迹,重点了解自己所敬佩的英雄人物;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互相介绍英雄人物故事,并实施相关的演讲活动,进而拓展课堂的知识容量,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教师需要善于驾驭课堂教学,对课堂氛围进行适时调节,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案例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述,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进行成语教学时,要求学生找出“乐”、“怒”、“哀”“喜”等关于情感表现的成语,在此基础上进行造句,对相关成语的动作表情进行模仿,进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3 选择合适的课堂案例
案例教学法首先是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引入合适的教学案例,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选取的教学案例应该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随意选取案例。通常,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搜集多种不同的案例,再根据案例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度以及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领会程度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仔细筛选出最后合适有效的教学案例。所选择的案例还要具备针对性,能够对学生进行作文、阅读理解、字词等方面的教导,让学生得到全面学习。除此之外,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还要保证案例具备完整性,避免案例出现支离破碎的现象,将优秀、典型的案例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与分析。
3.4 设立多元化的学习小组
在案例教学法当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设立多元化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案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感受到不同角色的内心变化,以此来更好地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感受,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的《爸爸带我去爬树》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够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并且设立其对应的角色,从而能够让其很好地体验到其中角色的感受,对课文也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使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想象
和创新,并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3.5 案例的继承、改革和创新
案例的继承、改革、创新,就是在对案例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中学生的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补充完善和异构等手段创新案例。补充完善是在保持原有案例的主干的情况下,对案例的局部进行修订、完善。同题异构是对于同一个案例,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和风格。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建议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充分保护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适合新课程教育要求的、全面发展、创新素质高的学生。
4 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并且能够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辅以表述课本中描写的情和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文课程内容的情感和文章脉络,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以此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丹凤.小学语文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61.
[2]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报,2011(02).
[3]邓雪琴.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82.
[4]罗小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6(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