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永
山东省莘县实验小学 252400
摘要:数学学科知识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兴趣;情境;生活;美学
前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数学文化方面的教育,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学理论知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对应的数学逻辑思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构建新式的数学课堂,切实做好数学教材的解读工作,做好数学文化教学。
1、结合数学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数学历史故事入手。通过讲解对应的数学史、人物事迹等数学历史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历史故事展开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整合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令他们认清数学学科的本质。由此可见,在数学活动中结合历史故事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本质,进而推动“数学文化渗透工作”顺利落实。在讲解“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对应的历史故事展开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圆形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运用、圆形在中国的发展史等故事。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圆形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形状。那么,你们知道这个形状的定义是谁提出来的吗?大多数学生都会摇头,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入圆形的中国发展史:最先对圆形进行定义的是我国的数学家墨子,墨子当时是这样说的“圆,一中同长也”。100年以后,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才对圆形进行定义。在讲解“圆周率”这一板块的知识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中国古人为了精确计算圆周率付出了哪些努力”等历史故事。总而言之,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数学历史故事,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而且还可以令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从而令之后的“数学文化渗透工作”更加顺利。
2、创设历史情境,渗透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引领到真实情境下,使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和数学潜力。
数学文化的起源较早,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深远影响及发展历程,可以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数学文化的学习素材,强化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开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历史数学知识引入课堂,帮助学生了解分数的由来。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内容,如古代人是怎么发现分数的及怎么运用的等等,将这些内容以微课形式展现出来,并且对难点进行标注和说明,正式学习微视内容前,给学生提出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由来的吗?”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会积极思考这一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观看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的学习视频内容,观看视频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并且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分数的形成过程,学生可以更好的消化这部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由来,还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更加丰富,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合生活案例,学会迁移运用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有很多理论知识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中也有许多的案例都是有关于生活方面的内容,小学生学习数学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而且小学生思维比较简单,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他们更加容易的掌握课本知识。而且数学中的理论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立体图形可以让学生们掌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形状,形成空间概念。这些内容都和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可以获得生存的基本技能,而且还可以通过学习数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简易方程》这节课时,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方程这个含义,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我在教学时,结合了“天平”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天平平稳时候的图片,借助等式的例子引出这节课的重点方程。之后我引导学生用式子来表示天平中两端物体的质量关系,介绍“X”未知数的用法,采取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指出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并且为学生讲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在理解了方程的含义之后,继续结合天平的例子,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利用方程解出未知数,并给出了课本上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练习。
结束语: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数学的入门阶段,所以教师的一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数学学科的内容相对枯燥,所以课堂教学往往无法有效营造活跃氛围,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此让学生看到数学学科的魅力,这有利于推动他们加入数学活动。如果学生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那么教学活动无疑能够顺利落实,这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贾恩华.小学数学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教育:下旬(C),2019(5):36-37.
[2] 莫国琴.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 女报:时尚版, 2020, 000(003):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