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子河
(广西宾阳县六卢希望小学 广西 南宁 530422)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且也要重视素质教育,例如团结协作精神等等。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其对学生的培养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不仅能够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更好的接受理论知识传授,而且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互助精神,加强彼此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依旧存在各式问题,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发展。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学生的语文教育不在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更加注重于学生思想品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除此之外,也是为了实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目的。就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而言,其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团结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其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而且也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一、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组织团队进行探究问题的时候,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彼此沟通和交流,探究问题的同时,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展实践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能够将该合作思维思考扩大到整个班集体,以个别小组带动其它全部小组,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和效果,这对于激发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1]。
2.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都是采用板书的教学方式,不仅会严重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会使得课堂氛围不活跃,不利于凝聚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从而严重降低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效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便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竞猜活动、模拟课文内容等的形式,通过小组内部的团结协作以及小组间的竞争,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将课堂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并且相较于传统的板书教学,该方式往往能够起到更加明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接受课堂教学。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小组合作学习拘泥于形式
在实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小组讨论拘泥于形式,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而没有真正全身心的投入课堂讨论过程当中,以至于导致教学时间的浪费,并且也会使得小组成员之间因为隔阂无法正常交流。
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布置团队性的教学任务,避免问题缺乏思考性和发散性,导致小组成员之间不需要激烈的讨论便能够很快得出答案,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对教学课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小组合作学习拘泥于形式,会严重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由于频繁无序的教学讨论,还是导致学生引起厌恶心理,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厌恶,反而得不偿失,因此教师要尤其重视对问题本身的思考,将自身代入到学生当中,课前实验该教学任务,是否会因为缺乏发散性和思考性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拘泥于形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
2.小组成员分配不合理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便要对学生进行成员分配,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无序的成员分组会岛主课堂教学现场混乱,影响班级教育,因此教师必须要实现了解学情,根据学情开展合适的小组成员分配。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心理性格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情,例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性格态度和学习成绩等,都要进行必要参考,然后依据了解的学情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小组成员分配,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无序的小组成员分配,往往会导致各个小组的学习讨论氛围不同,其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无法实现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注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效益的保证,在开展实践性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教学目标的方式,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共同思考和探究,从而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明确的问题,例如“小蝌蚪经历了哪些事件?”引导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教师在该过程中营造相应的学习情景,例如板书画表格的方式,针对同学说找到的答案进行填写。小组合作学习,重点是要带动起每一位同学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彼此间的协作,因此教师要注重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2.创新教学方法
开展实践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教学方法,例如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就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曹冲称象》一文中,便可以采用该信息技术,先用多媒体演示一段相关的视频内容,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再进行教学任务布置,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因多媒体教学的创新性,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学校管理层也要注重对教师的在岗培训,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让教师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实践模拟,将掌握的教学方式更好更快的应用于实践,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各个小组,都要进行充分的了解,把握基本学情,从而方便教师根据学情反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未来发展。除此之外,对于学校管理层而言,也要提高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重视度,营造团结的校园氛围,例如通过团队拔河的方式,引导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从而有利于小组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用,提高每一位成员的学习效率,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40.
[2]彭凯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文存阅刊,2019:92.
[3]周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