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宗灵
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鉴赏占据了课程总体的很大比例,而在高考语文中,诗词鉴赏同样占据着很大的分值,可见,提升课堂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必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引导学生体验诗词之中韵律的变化和美感,使其从诗词中学习深层次的文学知识和创作意境,感悟不同情景下的诗词意境为主要目标,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文学、美学的鉴赏能力和感知能力;此外积极引导学生将阅读实践与思考结合,更有助于加深鉴赏诗词的思维深度和提升鉴赏能力。
关键词:诗词鉴赏;韵律情境;思维深度
引言:在带领高中生学习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应该带领他们深入其中充满感情地去朗诵诗词并探寻诗词中的韵律,体验并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讲授诗词需要重视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哲学含义,提升他们对于文学美学的鉴赏能力和甄别能力,同时也为他们的语文学习做好相关的积累,培养他们对母语语感的感知能力。
1.加强高中生诗词鉴赏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十分敏感,思维也非常活跃,对于一些文学艺术方面的理解也是非常具有个性的。利用学生高中时期情感发育阶段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学情基础上带领他们去诵读诗词,可以非常有效且直接地把他们的思维引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感悟其中的韵律变化之美,灵活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地去了解诗词的创作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凭借学生个性的感知力,再引导其发挥其想象力,以创造出不一样的解读,提升他们对于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
在高中的考试中,诗词鉴赏所占据的分值比例其实并不低,学生对诗词的掌握直接影响着最后的得分,说明诗词鉴赏能力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非常重要。而另外在对学生文学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内在的文化涵养,帮助他们形成一种对美的印象,增强他们心中对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的向往,增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2.加强培养高中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方法
随着新课标要求的改变和对于学生全面化培养的要求的明确,高中语文教学生成了新的教学要求和侧重点。高中语文教师不再仅仅是需要带领学生学习诗词的表层含义,更要去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语文语言综合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做出相应的改变,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感悟到诗词中的韵律美、意境美、以及情感思想之美,在欣赏诗词意境情感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可以有更加全面且综合的发展。
2.1通过感受诗词中的韵律变化,体会诗词之美
诗词中的韵律是诗词创作的一大特色,也是使得众多的诗词朗朗上口、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诗词韵律主要表现为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与重复规律的用韵,或重复或变化都且呈现出和谐的状态,以传达出诗词的情调韵味。因此,学习诗词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诵读来感受诗词中的韵律与节奏的变化,体会诗词中蕴藏的丰富情调,用抒情的语言描绘诗句的意境美,进而深入诗词背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品味诗词情感之美。
就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蜀道难》这一课的时候,由于篇幅之中的生僻字词较多,并且很多诗句都比较拗口,在学生学习这首诗词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通篇朗诵以熟悉词中拗口的字词,寻找关键字词重点分析,体会参差变化的情感,进而感受李白词中及心中强烈的咏叹、情感的起伏与雄放的基调。
2.2深入情景,感悟情感
学习诗词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深入诗词的意境和情境中去体验诗词中的感情。诗词是作者创作时期情感的凝华,较为简练、含蓄,因此也就增加了后人理解诗词和鉴赏诗词的难度。故而,鉴赏诗词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把自身的情感融入到诗词创作的意境和情景当中去,充分体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联合诗词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实际性情来深入地挖掘诗词的深层含义与哲理内涵。
就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孔雀东南飞》这一篇诗词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去探究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让学生分角色的去扮演诗词中的不同角色,加深他们对于诗词情景的融入性。学生能首先感知到的应该是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悲惨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情感。其次应该联系历史背景,对当事二人所处的社会情况有一个系统化的认知,理解这是由于封建礼教的多重束缚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残害所造成的悲剧,领悟到作者创作作品时思想上的先进性,告诉世人——反抗封建礼教、追求思想自由的意识觉醒的难得可贵。
2.3阅读实践与思考结合,加深学生鉴赏诗词的思维深度
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学生平日里关于诗词或文言古文的阅读积累的。于高中生本身而言,阅读与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将阅读实践与思考相结合,更能够帮助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语言魅力、表现技巧、及情感内涵,使学生做到有意识有能力地从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去分析当时的具体意境,去探寻里面所蕴含的深度思想感情,也就在这样的探索与思考之中,不断拓升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鉴赏能力和提升语文学习的感知能力。
在高中学习阶段,为了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逻辑向明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紧扣高考语文考点方向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赏析思路,再进行总结思考。提出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引发学生多层次思考,深掘学生的思维深度。就像在学习《琵琶行》一课时,教师可以课时前让学生通篇诵读诗词后,给学生提前布置好课前预习的思考问题,如对白居易《琵琶行》的创作背景的意义、关于音乐描写词句的赏析以及写作手法的对比等问题,让他们去在自主阅读中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并形成清晰的思路,这样无形之中便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提升学生对诗词的技巧赏析能力和文本阅读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程里的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感悟能力、审美品位以及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诗词教学的细节,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感受诗词的无穷韵味;要注意引导学生斟酌诗眼,有效解读诗词的浓厚诗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捕捉意象,在赏析鉴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从而真正实现有效教学,促进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王玉. 读韵寻眼 体境悟情——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6.
[2]戚玉燕. 读韵寻眼 体境悟情——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J]. 科普童话,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