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张兴梅
[导读] 新课改教学目标指出,要积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同时也要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黏性,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张兴梅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罗龙实验小学校 644104
        
        摘要:新课改教学目标指出,要积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同时也要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黏性,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但是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小学数学课堂氛围较为死板,学生与老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对其相关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此来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供可靠意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及家长都应当认识到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老师也应当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根本,明确自身责任,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容最基础的阶段,使得此阶段的学习成果影响到学生之后的学习,因此小学数学就应当积极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及目标,不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具有积极性,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积极转换课堂教学观念,端正课堂教学态度
        要想使得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有所提高,老师就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保证课堂的教学模式始终符合当下学生的需求,同时数学老师也应当积极转换自身的教学角色,从传统的主导者之间转换为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始终处于一个我要学的状态,进一步活跃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为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老师也应当积极端正课堂教学态度,为了保证课堂的质量,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老师就应当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分析当前班级学生的实际需求,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应当合理研究教材,对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拓展,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内容。
        比如在实际课堂教学开展前,数学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了解程度,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熟悉掌握的情况下不断吸收新阶段的数学知识。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习题考察情况,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欠缺进行补充。这样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得到培养,老师也会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进一步为学生的成长及发育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教学目标指出,学校教学要积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保证学生能够在融洽的课堂范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吸收数学知识内容,进一步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让学生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内容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买水果教学情境,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老师可以问:“同学们,如若一斤苹果5元,1斤梨3元,我买了两斤苹果和三斤梨,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可以进行计算,然后老师可以让同学回答:“19元”此种种教育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接触这些知识,也可以通过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来加强学生的主动性。此外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感受来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情况,从而有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实践能够更加切实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内容,并将其与自身接触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学生也能够通过现实生活分析观察数学知识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也可以融入小组实践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合作,能够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表达能力。学生通过教学实践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学习到的知识内容更有效果,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够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开展班会课前,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对费用进行分配,比如教师中的彩带和气球等需要分配多少钱或学生的小吃及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才能合理分配,学生在制定采购方案时,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模式进行方案设计,然后再让学生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方案汇报,然后再选取最优方案,而对于相关小组可以给予相应奖励。这样能够让数学知识与课堂活动紧密相连,学生也更愿意加入到数学活动之中,学生通过实际生活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使得数学知识内容能够得到延伸。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小学数学老师应当积极研究当下课堂教学的方向,同时也要积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那么数学老师就应当积极转换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节以及加强课堂实践活动,来突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将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向新型教学方法转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主动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碧丹.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5):79-80.
        [2]郗润璞.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57-58.
        [3]黄丽琼.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