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殊
桦甸市第三中学 吉林 吉林 132400
摘要:数学这一学科本身的逻辑性和紧密性就是非常强的。在日常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假如只是让学生一味的背定理和公式是很难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的。因此,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初中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加强多元策略的指导,加大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获取到更加多元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培养
前言: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中非常关键的词汇,如何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渗透,是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不断思考的话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更好地展现数学核心素养当中逻辑推理这一维度。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找寻到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得到构建。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价值
推理是人类拥有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内心活动,是大脑所体现出的客观事物的特性和互相关系的过程[1]。而逻辑推理一般情况下就是指,一种前后一贯、条理性、确定性较强的有根据的思维,是人类在事物认知和感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逻辑推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教学的开展中将“逻辑思维”的培养作为切入点,使得课程教学的效果变得更好。因此,在这样的引导下,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开展中注重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使得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得到渗透。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使得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累积经验,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基于概念理解,培养逻辑推理
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开展中应该将对学生逻辑推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非常重要的目标[2]。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师首先就应该对课程内容中有助于逻辑思维培养的因素进行挖掘,对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揭示。在这其中,主要可以从概念的讲解和理解入手,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带动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和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例如,在讲解“平均速度”这一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习题的设置。如:“求轮船往返甲和乙码头之间的顺水是的速度为一小时60km,逆水时的速度是一小时30km,往返一次是的平均速度为?”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求解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把(60+30)×1/2=45km一小时错误的理解为平均速度。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和推理,看自己的解法是否是正确的。可以让学生将甲和乙码头之间的距离设置为S公里,往返一次距离设置为2S,使得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使得理想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得到实现。
(二)引导自主探究,培养逻辑推理
在传统数学课程教学的开展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的主导性比较强,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一味的处在被动地位,是很难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培养的。因此,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可以对自主探究这样的模式进行设定,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逻辑推理进行体会和感受。
例如,在“判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不要直接的对知识进行讲解。应该先为学生预留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对判定的方法,以及能否判定进行归纳和总结,鼓励学生在此过程中创新创造、归纳概括、独立思考。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呈现图形,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图形的性质及定理,让学生尝试着探索图形定理性质及判定定理间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设定逆命题和猜想,之后进行逻辑推理,使得学生对判定的方法及定理进行掌握,使得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三)密切联系生活,培养逻辑推理
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理念[3]。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密切的联系实际生活,可以使得学生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动力,对于学生推理思维和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至此,在日常教学的开展中,教师也应该加大引导,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用“SAS”进行证明时,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就可以为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比如,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打碎的呈三角形形状的玻璃,让学生探究如何在不拿玻璃的情况下配置一块完全一样的?使得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带动下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得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进行逻辑推理。
(四)借助知识类比,培养逻辑推理
在数学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在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也可以对类比这样的环节进行有效的利用,使得学生在找相同和不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进行锻炼。
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之前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使得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逐渐的实现旧知导入,新知迁移,使得学生在逻辑推理的过程中进行对比,对不等式的概念更好的进行掌握,辅助学生的知识学习,使得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培养。
结论:总之,在数学核心素养当中,逻辑推理能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维度。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善用多元化的策略和方法助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得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使得课程教学的开展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当前,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主要可以从基于概念理解、引导自主探究、密切联系生活、借助知识类比等,使得逻辑推理的培养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缪选民.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个常见的逻辑问题[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1,(11):72-74.
[2]周兴斌.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J]. 家长,2021,(10):117-118.
[3]黄宜海. 试论初中几何类比探究题型的教学策略[J]. 名师在线,2021,(0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