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丽玲
金城江区保平乡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口号的推出,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乘法分配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教师要能够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都可以巧妙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并提高数学学科素养。本文将通过引入生活素材、进行小组合作和练习巩固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措施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要能够解决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理解方面的困难,以一种更加贴近生活化和趣味化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掌握,灵活巧妙地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在这里,笔者也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一点教育心得。
一、引入生活素材,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距离
在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学习乘法而产生抵触心理和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可以引进一些生活素材,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距离,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帮助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提高乘法分配律教学的效率。【1】
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关于乘法分配律讲述的课堂导入部分,可以引入一些生活案例。比如“学校买来45盒彩色粉笔和155盒白粉笔,每盒40支,一共有多少支粉笔?用两种方法来思考这个问题,或者是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甲队每天修70米,乙队每天修85米,11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一共修多少米?”或者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我×(爸爸+妈妈)=我×爸爸+我×妈妈。也就是:我爱爸爸和妈妈=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教师通过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引进生活素材,不仅让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问题解答,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帮助学生能够减少抵触心理,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问题思考;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和在数学知识中感受生活魅力。
二、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兴趣,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帮助学生能够进行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然后提高学生的多项思维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可以逐渐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总结思维。
【2】
比如,教师在进行乘法分配律,在知识讲解的开始可以为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练习“1.(3+2)×5 3×5+2×5 2.2×(11+9) 2×11+2×9 3.10×5+2×5 (10+2)×5。”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这两组算式得出一定的结论,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接着,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配律的学习。因此,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想法,提出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秀点,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进而内化为提高自己的内在数学实力,同时还能够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帮助保证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授的质量。
三、进行练习巩固,提高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的知识传授,不能够只停留于理论表面,而是要能够进行真正的练习,巩固帮助每一个学生可以在掌握乘法分配律知识之后进行实践操作,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
比如,可以在讲授完之后为学生布置“如一根绳子长175米,第一次用去38米,第二次用去62米,还剩多少米?张华在新华书店买了2本《故事大王》和2盒磁带,共用去36元,每盒磁带8元,那么每本《故事大王》多少元?公园里有牡丹花,96棵月季花,是牡丹花的3倍多10棵,月季花比牡丹花多多少颗?”通过练习的巩固,帮助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的总结出“(a+b)×c=a×c+b×c”计算法则和是否能运用分配律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小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数学例题进一步地学习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让学生能够培养根据具体题目中的具体情况,合理探究并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选择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方式,学生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小学生的小学乘法分配律的相关教学,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并且结合现代教育的思想,以及利用好现代教育的先进设施,合理设计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帮助每位学生都可以取得自己数学学习能力的效果最大化;帮助每位学生都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数学的学习,提高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石亚楠. 在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应用建模思想[J]. 中国新通信, 2020.
【2】杨豫晖, 梁佩雯, 杨彩莲,等. 小学数学文化深度学习的教学结构探析——以"乘法分配律"为例[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7):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