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涛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历史,那肯定是苍白无力的,那么没有历史就没有了国家和民族的成长。学习党史、国史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还记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话萦绕耳畔。牢记党史,鼎力前行。在这个和平有幸福的年代,好多人追求着当下的幸福生活,却忘记了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前辈们和英雄们,有句话说的太对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而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我们却不知那么姓名,甚至都忘记还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如果没有人把他们记录下来,那么试问,我们可以记住他们多久!有人替我们记下他们的丰功伟绩,而我们就应该要用心学习。大学生为何要学习党史呢,因为党史给我们有启迪和借鉴功能,可以使我们在这“泛娱乐化”的时代能够沉淀下来,知道自己的目标,做一个能为国家有贡献的人。在这“泛娱乐化”思潮下大学生更应该学习党史。
关键词:泛娱乐化、大学生、党史教育
一、引言
历史不是过眼云烟,不应该被后人遗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写的是历史,叙的是奋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规律,启迪的是当下,烛照的未来。书写党史的那是笔墨纸砚呐,书写党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鲜血啊,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撰写历史,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啊,中国共产党的写就充满着鲜血、泪水、汗水,他们为后人创造出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在这过程中是艰辛又曲折的,是苦难和辉煌并存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不应该被遗忘,我们应该牢记他们的伟大事迹,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要有这样的觉悟,认真学习党史,中国共产党在乱世之中为我们拼和平,我们在盛世太平年中就应该牢记他们,学习党史,不乱于心!
二、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性
古有十年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能够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为国效力,现在也亦是如此。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习党史是大学生们的必修课,但是现如今大学生的党史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到底有没有深入普及到没一所大学,涉及到每一位大学生呢,如果没有该如何改变方向呢,学习党史对大学生有何重要意义呢!
(一)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现状。
1、大学生对学习党史存在共性。在课程的涉及中,并没有涉及更多关于党史学习的教材和课本,这样大学生们接触党史的机会和范围有限,对党史的涉猎少之又少,或许还可能停留在初中,高中的历史教材中,这种现象一出现,大学生们都没有主动去学习党史的意识,共同存在着对党史不感兴趣,感觉单一,枯燥乏味占据更多一些,这就会导致学生们厌弃党史学习,并且感觉党史离自己远之又远,从而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疏远和厌之。在此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对此类情况进行解决,为学生们多涉及这一类的书本教材,不单单知识学习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用专业的老师教授专业的课程,减少学生们对党史的陌生感和厌恶感。
2、大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认识存在差异性。众口难调,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思考,在对党史学习的这件事情上,很多同学觉得是有必要的,而有些同学则认为没有太大必要,我们对前辈们铭记就行,并没有太大必要去学习党史的前因后果,在大学的课程中,假之党史是一门选修课,相信肯定很多大学生都不太愿意选修这门课,这就造成了,党史在现在娱乐化思潮的冲击下不堪一击,没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学习它,而现在更多的大学生都热衷于娱乐化文化,在新颖又有活力的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就不会有太多的人去关注党史,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很可能有朝一日党史竟被人们遗忘了,而在大众心中留下的却是自己喜欢的明星,自己喜欢的大众娱乐文化,这样的后果很可怕,如果一个国家的历史被后人遗忘了,那么这个民族的魂也就丢了,没有魂魄的民族怎么能够更好更持久的发展下去呢,这样的结果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啊!为此我们要减少这样的差异性,对每一位大学生都普及到党史的重要性,而党史也不在是什么选修课,是我们一生都要修行的必修课,我们将用自己的一生去学习党史,去缅怀那些为我们幸福生活而牺牲的英勇先烈们。
3、沉下心来,抹去浮躁。在如今大学生的现状,过于浮躁,在这多媒体发达的时代,每一位学生都有冲出束缚,破土而出的冲动,都显得过于浮躁,可能对于学习党史来说,大学生们更没有这种意识,在没有定性考验之下,大学生们对党史的学习肯定是糊弄一通,就这样而言,并没有达到对党史学习深入的研究,这样下去可想而知,只要有稍微娱乐一点的文化思潮就会完全取代对党史学习的兴趣,这样下去,也是没有党史根基可言的,对于下学生来说,先沉下心来,抹去浮躁,努力变成一个汲取优秀文化,摒弃糟粕文化的优秀大学生。
(二)大学生学习党史的方向
1、制定目标,定期抽查。对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统一学习党史,把党史作为一本主要课程还是难上加难啊,那么出现这类情况,应该怎么解决呢,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主修的课程有难有易,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解决呢,不如先制定目标,让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去学习党史,主动去参与党史答题活动,而答题的结果定期抽查统计。
2、改变思维,主动出击。自愿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于大学生来说,主动学习党的人少之又少,而这种现在无非就是学生们觉得比较枯燥乏味,离自己有遥远,这种思维模式是导致学生们对当党史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课堂教授来改变学生的这种思维模式,让他们主动去了解党史,主动去学习党史,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能过挤出时间来普及党史。
3、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用正确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去看待问题,在各大大学里面,我们更多的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而在大众娱乐盛行的当下,更会扰乱大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意识,为此,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努力踏实学习的每一步,不止于此。
(三)大学生学习党史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自身修养。在历史这条道路上,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们可以学习,我们没有可以参与和前辈们奋力拼搏的那个年代,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在这和平的年代里,我们应该不忘历史,不忘初心,通过学习党史来提升自身的修养,在如此嘈杂又浮夸的时代,我们学习先烈们那种无畏的精神,为自己的精神充充电,也让自己沉淀下来,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2、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一位为和平拼搏奋斗的人都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而学习党史,我们把前辈们最为自己的榜样,在今后奋斗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一直能过被世人所传承,也是我们在今后为人处事的旗帜,只要人人都有爱,世界就充满爱,奋斗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而为个人奋斗在上升到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奋斗,这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可能在为个人奋斗的时候已经忘却了为集体奋斗更别说为社会,为国家奋斗了,那么学习当史,我们学习前辈们是如何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奋斗的,从而参考他们的价值观来为自己的价值观树立做榜样。
3、铭记党史,不断努力。
在学习党史的时候,我们知道我国发展的艰辛历程,是如何从不好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的繁华盛世的,在这期间都经历了哪些曲折的过程,我们借鉴前辈们留下的光辉足迹来为努力发展今后的繁华盛世,学习党史不仅让我们清醒还能让我们奋力拼搏,它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指路灯,更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警示牌,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在前行的时候不会忘记所受的屈辱,化这种屈辱为力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影响
(一)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校园文化传播成了阻碍。
1、校园文化被“泛娱乐化”思潮冲击。在现在代多媒体发达的情况下,很多的娱乐节目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众多的综艺节目,养眼的选秀节目,火爆的相亲节目,调侃式的谈话节目,这些节目日益崛起,在人们观看此类节目的时候,肯定会受到其影响,而这些节目的崛起也会随之影响大学校园的文化传播,连校园文化最基础的传播都影响掉了,那么对于学生后续学习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校园文化能够正常传播的基础之上,疏通校园文化这个传播通道之后才会给大学生传播更多的知识,自然而然这些知识里肯定也会包括党史的学习,只有在各类通道都顺畅无阻的前提下,党史学习才会被大学生当作一件值得学习的课程。但是就目前来讲“泛娱乐化”化却占据了校园的大头,学生们宁可去看娱乐化节目也不想学习党史,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的进程。
2、“泛娱乐化”已然“深入人心。”在各类娱乐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之下,“泛娱乐化”思潮侵蚀着人们的内心,现在有事没事打开手机,更多的是娱乐视频,娱乐节目等,而这些视频深得大众的喜爱,在观看此类节目的时候,人们并没有选择性的观看,而是全类吸收,优质的有内涵的视频可以鼓励人们,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激励人们前进。但是不好的则会对人们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在学生上课之中,学生们觉得老师所讲内容是枯燥乏味的,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兴趣,而娱乐视频则在这时司机而动,学生自制力差的早就打开手机刷起了视频,对老师所讲知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难道不是影响吗,在连最基本的课堂秩序都无法顺利的进行下去的时候,何谈学习党史,党史的学习可能更加无法深入学生的心坎,这样下去,更别说学习了解党史了,恐怕连自己主修的专业课也要深受其害,在“泛娱乐化”盛行的时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知道如何去避开“雷区”拾起属于自己要去学习的部分,不分心,不动容,持之以恒,坚持党史的学习和教育,让我们在属于自己天空的大好时光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重视起来党史的学习,用心体会和感受我国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历程,把他们每一个人牢记在心中。
(二)“泛娱乐化”思潮影响大学生们健全人格的建立。
1、扭曲思想,阻碍发展。可能在小学、中学、高中这个时期我们在全力老师的监督和培养下,对人格建立不是那么的明显,但是上了大学,老师对我们的管教并没有像高中老师那样严厉,这样也就形成了我们较为松散的性格,全靠独立,自觉,而这个时候我们对周边事物的认知更加的全面,也是我们形成人格独立的最佳时期,但是这时候,我们接触的事物如果影响我们三观的建立,那么我们凭着执拗的性格肯定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泛娱乐化”思潮就像一只大魔兽,我们稍不注意就会让其侵蚀。再不好视频传播的情况下,我们的思想也容易被转变,可能你觉得这边没有啥,但是他已经悄然无声的闯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也会随着变化的。在思想都转边了,对于学习而言可能会有很大影响,我们可能受其影响一天光想做梦,无心学习,对于我国的历史也是浑然不知,在娱乐化的对比之下,枯燥乏味的历史本来就不占据优势,如果我们还不觉醒一味的追求娱乐化文化,那么可能会影响我们今后的发展。
2、只追求潮流,忘却历史。历史难道就应该被人遗忘吗,不,他应该被人牢记,现在“泛娱乐化”思潮盛行,好像没有多少人去回望历史,但是,不回望不代表它不存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段具有发展性,启迪性的历史,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不应该被“娱乐化”所影响而忘却历史,这段曲折又艰辛的历史值得被每一位大学生铭记。不要只追求潮流而忘了历史,即使“泛娱乐化”对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影响,但是我们更应该抵制这种影响,在自己所属范围内认真的学习,不被其影响,在不影响的情况下,我们更不应该忘记学习党史,铭记每位为我们奋力前行的英雄们。在“泛娱乐化”思潮下,大学生们更应该坚守初心,不被其影响,老师教育者们也应该坚持讲党史先讲党性,坚持“党史性党”的取向。坚持正确的党史思想、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在党史教育的时候应该坚持党史的正确导向和意义的追求。
(三)影响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1、“泛娱乐化”思潮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思潮,他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官化,道德去崇高化、精神追求庸俗化、价值追求物质化和虚无化,对青年人的负面影响尤其突出。“ 泛娱乐化”思潮影响大学生正确对待党的历史。历史是庄严的值得敬重的,但是青年大学生受“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刻意抹黑历史,轻视历史,扭曲大学生对党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出现错误的价值观的建立,对于善恶美丑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在这方面表现的缺失,为此需要建立正确的党史教育观,让学生们知道党史的重要性,感官化、道德去崇高化、精神追求庸俗化、价值追求物质化和虚无化,对青年人的负面影响尤其突出。“ 泛娱乐化”思潮影响大学生正确对待党的历史的重要性,坚持科学性教育,科学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党史教育工作。让每一位大学生能够清楚的认知到“泛娱乐化”思潮带来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拥有正确的审美体系。
2、在“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有严重的扭曲,由于不好的影响,大学生们逐渐被娱乐化。娱乐超越自身限度渗透到社会各方面,制造“泛娱乐化”倾向的幻象世界,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防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奴役。这必须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做自己真正的主人,不做任何人,任何物的奴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有营养的的知识,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国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我国也是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的大国,这肯定和我们的前辈们有关系,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幸福,身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把这种精神流传下去,而不是被新起的“泛娱乐化”思潮影响对这种精神的学习和继承。学习党史,了解历史,传承优秀的品质和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情,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娱乐不“愚”我,做明事理,知史实的当代大学生!
总结:本文通过先对党史的了解,引出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党史对我们有哪些激励作用,以及现代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现状如何,该朝哪个方向开始党史的教育,最后分析学习党史党史的重要意义,他对我们的学习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哪些影响,正确的认识党史才不会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蒙逼双眼,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才会更加有底气的去面对自己的未来和充满正能量的去奉献社会,奉献国家。现在多媒体科技发达,每一件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在多媒体发展的同时它让人们有更宽阔的认识,但是也有不好的认识,一些没有营养的多媒体传播不仅误导人们的认识还扭曲人们的三观,他对历史的毒害也是如此,科技发展是要把更加优秀,更加正能量的东西传播给人们,而不是恶搞历史,扭曲历史,在党史的传播之下有些人想把党史传播的通俗易懂,这无疑是对人们有利的,但是通俗易懂不代表党史“轻浮”也不允许这样贬低党史。再利用新媒体手段传播党史的时候要求传播党史的正确性,准确性,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决不能本末倒置,是非不分,一味的强调形式化而忽略党史的真实性。总之,在“泛娱乐化”思潮的盛行下更应该秉承严肃,理性,严谨的态度和理念去运用多媒体,推动党史教育结合新型科技技术让党史学习更加重要,更好的促进党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泛娱乐化"现象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林鹏,袁鑫,朱杉 - 2016
[2]"泛娱乐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贾劲松 《大学教育》 2019
[3]"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赵建波 《思想教育研究》 2018
作者简介:邹涛(1973-08-),男,汉族,湖南新化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本科,研究方向:学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