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恒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在当今大数据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发展大势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部门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巧妙的运用大数据与互联网+的优势与便利,给教育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哲学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运用大数据与互联网来打造一个“智能”、“智慧”、“普及”、“开放”、“便捷”的全新高效率的智慧课堂来辅助哲学教学。教师不再依赖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而是可以利用大数据背后所提供的丰富的教学、教育资源。智慧课堂下哲学教师可以拥有多种选择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利用大数据与互联网+享受更好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能够体验更极致更真实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学情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预期。
关键词:智慧、哲学、教学、策略
引言:智慧课堂在如今的哲学教学当中已经显现出极大的教学潜力,借助本身所具有的“便捷”、“高效”,“智能”、“大数据”等等优势。教师可以很轻松的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每个学生弱点进行加强。同时在课堂教学途中,教师也能通过发布小测验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学生也能更加及时跟上到老师的教学步伐,准确的把握下一步的教学动态。
一、智慧课堂辅助哲学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1)智慧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每个人都明白教学是依赖“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共同完成的过程,而不是一方面单纯的讲,另一方面单纯的听,这就更加强调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本领的过程,更是学生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美妙的思想火花、和情到深处的心灵发生共鸣的过程,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跨越师生之间的鸿沟,甚至建立起良好的的友谊,让学生感受到了关心和爱护,如此这样必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待学习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待这门学科的爱好,让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喜欢老师,对老师产生信赖和支持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学生可以开心愉快的学习,课堂效率就会提高。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兴奋起来,更加专注认真的投入到课堂当中。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就会变得很简单,学习效果就会更好,相反在一个紧张、压抑、严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专注力就会转移,甚至会产生抵制,厌恶,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旨在在规定课堂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并且学生能够保质保量的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内容,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和功能,巧妙完美的实现“教”与“学”的充分结合,以求得高效的课堂效益。这就要求教师所选和所讲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且在课堂当中要巧妙地把握教学的密度和舒适度,让学生在学习一定量的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并不感觉到累和疲惫。同时高效的课堂也需要对不同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对于学习的不同态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到每个学生的问题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因材择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所能够达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
(3)智慧课堂打造多样化的教学
现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一切新鲜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和尝试的冲动,没有人比学生更想尝试以一种新鲜的方式来接受新知识。一样的教学内容,如果尝试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会收获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几乎是每位老师都心知肚明的。在教学中,如果老师和学生总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即使是再好的设计,再好的教学都会出现审美疲劳,在美丽的笑容也都会失去原有的光鲜亮丽而变得黯然失色,但怎样找到一个让学生喜欢,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来的教学方式对许多老师来说是不简单的。借助智慧课堂的便利,老师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尝试着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尝试由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向“学生讲,老师听”转变,让每位学生自己都有机会当课堂的“主人”,这样不仅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待这门学科的喜欢。老师要清楚教师每天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群寻求知识的孩子,更是一群对新事物和未知充满好奇和渴望和向往的“蒙童”,这时的学生生机勃勃,敢于尝试,对未知一切都充满好奇,渴望接触和尝试,在此情况下只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才会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课堂的憧憬和对新知识的渴望和进一步的创新和再创造。同时课堂也可以换一种教学思路:凡是学生能提出的问题,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自己突破,凡是涉及操作,应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
结语:在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势下,打造智慧课堂,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快捷、智能,使学生自发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未知中探索。
参考文献:
[1]田宇.基于智慧课堂微课程,打造政治学科大视野[J].求学,2018(44):49-52.
[2]李青春.以美育美——新村实验小学“各美其美日新月异”教育哲学实践探索[J].考试,2015(11):80-81.
[3]臧衍杰.归哲学本质 打造智慧课堂——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07):29-30.
[4]臧衍杰,黄凯妮.回归哲学教育本质——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0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