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红色旅游发展与旅游扶贫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7期   作者:王袁霞
[导读]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潜力
        王袁霞
        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管理系 230031
        [摘要]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潜力。近年来安徽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良好,逐渐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但存在着影响力小,基础设施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如何在红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做好旅游扶贫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对安徽红色旅游的发展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并针对红色旅游发展和扶贫问题给出可行性的建议或方案。
        [关键词]安徽省;红色旅游;综合评价;旅游扶贫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时期形成的标志物为载体以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招待游客进行缅怀学习或进行参观的旅游活动[1]。安徽省红色文化资源多位于皖南和皖北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多,因此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旅游扶贫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地域性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加快安徽人民脱贫[2]。安徽省近几年红色旅游发展迅速,扶贫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是在红色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双管齐下的工作中,目前仍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政府给予关注度不够,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投入产出失衡,缺乏创新等问题。如何使红色旅游健康稳定发展,也是目前安徽省旅游业正在研究的重要内容,故本文在对红色旅游发展状态及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旅游扶贫和旅游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政策。
1 红色旅游开发价值
        红色旅游是基于红色文化所产生的一种旅游方式,其蕴含着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在游客游玩参观的过程中,也能够体会红色革命的历史感和使命感,因此红色旅游开发也具有深层次价值[3]。
1.1 文化价值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文化软实力也成为各国竞争的方式之一,人们也开始逐渐追求文化建设,期许在文化中获得精神需求和使命价值。文化建设也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内容之一,旨在为人们及时提供富足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建立起文化自信。在文化建设中,红色文化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化内容,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通过开发安徽省各地红色旅游资源,能够将安徽红色文化成果展现给游客,并以红色的革命信仰和精神鼓励人们,牢记使命,同时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因此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能够充分展现安徽省特色富足的红色文化,弘扬红色内涵和红色精神,不断完成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培养区域文化自信[4]。
1.2 教育价值
        在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在,各种思想文化都在不断渗透,如何弘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传承,其蕴含着富足的革命文化、荣辱价值观、抗争精神、爱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些无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因此开发安徽优质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创新思政教育内容,作为青少年爱国意识、革命意识的重要教材,同时也能够提供铭记历史的平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
1.3 经济价值
        文化建设是软实力体现,也是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安徽省也拥有富足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其多分布为皖南和皖北区域,相比安徽省皖江和合肥经济圈发展,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但是随着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打造美好安徽的重要旅游战略和政策,皖南和皖北部分地区可以通过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建立特色红色旅游景区,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带来经济效益。因此红色旅游发展也具有经济价值,通过开发利用红色资源,能够通过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经济优势,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同时可促进安徽红色旅游的发展。
2 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2.1.1 安徽的红色旅游地优势显著,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安徽有大量红色遗址,例如大别山区的岳西县,安徽西部的霍山县,都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别具一格的地域特点,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其主要包括位于皖南的泾县和皖西的金寨县,这两个区域也是国家规划12个重点区域中大别山和鲁苏皖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达20%[5]。还有渡江战役纪念馆、大包干纪念馆、云岭、小岗村等红色旅游地都是见证我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革命斗争和见证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旧址,具有深刻的革命意义。据相关数据分析安徽红色旅游收入完成了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速度平稳;6年来安徽红色旅客接待量年均增长23.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3%。
2.1.2 仍在逐步加大开发投入力度
        近年来安徽省不仅对国家规划区域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重点发展,着重与红色旅游发展,也不断编制、出台《“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战略政策,也逐渐加强了对于省内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省内红色文化旅游建设,积极打造红色旅游大省[6]。在各种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截止2019年9月5日,安徽省已经开发并形成7条特色红色旅游路线,主要以新四军指挥部、北上抗日渡江战役遗址和指挥部等红色历史资源作为路线主题内容,此外还开发了53个经典红色旅游经典,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红色旅游经典,囊括了安徽省红色革命历史。
2.2 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仍存在的问题
2.2.1 红色旅游商品较为单一
        根据安徽省红色旅游地调研以及总结相关研究发现,多地红色旅游商品过于单一,品种较少,质地粗糙,包装粗简,未突出红色时期特色。如一些红色旅游区售卖的商品大多是小红军小八路的玩偶摆件,玩具刀枪,材料选择较为粗糙,造型比较简陋,还有一些仿制的红军八路军的服装。旅游商品种类较少,且质量、造型粗俗,较难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2.2.2 仍缺乏整合力度
        安徽省皖北和皖南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数量较多,但是分布较为广、散,目前仍缺乏将各个红色旅游景点和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的方针和设计方案。因此皖南和皖北的红色旅游区体现为影响力教小,建设基础不足。因此需要设计一套合理的旅游规划路线,充分利用、串联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充分融合和转型,并打造出重磅红色文化品牌。
2.2.3 基础设施不足,投资不能满足开发需要
        安徽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重要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纪念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有些地区交通工程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交通的局限性很难满足游客的需要。政府的关注度不够与投资不足也会影响旅游地特色路线的开创。大别山某些地区路况较差,投资不足,修缮工作不到位,已成为制约大别山地区发展的“瓶颈”。大别山区的岳西县虽然交通情况较前大为改善,但是很多基础路段道路等级较低,这就直接影响到该县的旅客数量及知名度。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健全交通集散体系,根据市场需要,加大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对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7]。


2.2.4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
        安徽省红色旅游地整体知名度不高,各地和各部门宣传力度不够,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特色旅游地、精品路线等推广度较低。例如大别山旅游地,虽然地理条件有相对优势,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大型企业的推广,知名度不高,旅游业对其他产品的销售带动力也不强。大别山旅游区各景点的宣传政策缺乏整体性,各个品牌推广之间没有共创意识,号召力就不能体现。
3 红色旅游对扶贫的作用
        安徽省皖南和皖北多数红色旅游区仍处于贫困状态,经济发展较缓,因此在开发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也要重视革命背后的扶贫工作。红色旅游发展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区域性扶贫也具有主要作用。
2.1 精神上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展扶贫工作中也多次强调指出,扶贫必先扶志,因此在开展扶贫工作首先要从思想观念起手,提升其对抗贫困的斗志,树立脱贫的信心。只有消除消极观念,提升贫困人民的斗志和信心,才能够做到真正脱贫、永久脱贫。红色文化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通过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能够让贫困人民感受到先烈们强烈的革命精神、坚定的奋斗目标和不折不挠的抗争精神,能够激发其做好脱贫攻坚的意志和信心,从而进一步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8]。
2.2 经济上扶贫
        扶贫不仅是精神上的扶贫,更是经济上摆脱贫困。红色旅游资源还具有经济性,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当地服务业、餐饮业、产业等行业的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工作岗位和机会,通过一系列旅游产业链能够帮助当地人口脱贫[9]。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可以让当地贫困人口实实在在参与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济收益中去,从而获得经济来源,从而摆脱贫困。
4 对于加快安徽红色旅游发展与旅游扶贫工作的策略
4.1 把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融合,二者相辅相成
        把红色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游客不仅可以观光赏景,获得视觉上的放松与满足,也可以学习感受革命历史,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成长。例如金寨县依靠其“红”“绿”资源形成的独具一格的特色旅游就能让旅客耳目一新,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红军纪念堂、革命博物馆等文物遗存为其红色资源,金寨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山区青松翠柏,四季常青为其绿色资源,二者的完美结合极大地促进了金寨县红色旅游的发展。
4.2 加大经典旅游区宣传,提升文化号召力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应加大旅游景区宣传力度,新闻媒体也应积极发挥传播作用,宣传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安徽的大别山为经典旅游区,应在大别山的特定景点大力宣传,加大红色旅游的影响力,突出区域特色。安徽省的岳西县介于我国南北方之间,也有地域优势与文化特色,因此在宣传工作方面可以突出岳西县浓厚的徽派农村文化的特征,既体现出南方的风土人情,又有北方的饮食文化传统。岳西县的景观多与红军的生活与战场遗址有关,可以在此方面加以突出。同时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教育活动,与当地特色旅游相结合,让广大青年人自觉接受爱国教育,提升群众综合素质,也是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意义。
4.3 注重文化创新,提高开发能力
        安徽省对于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投资促进其开发出适合旅游地的独特发展模式。安徽省的岳西县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旅游发展战略,即“自然景观游览为龙头,宗教人文体验为核心,生态休闲度假为方向”。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总规划中有三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与岳西县有关,极大地促进了岳西县红色旅游的发展。
4.4 提升服务水平,培养专业型人才
        安徽省旅游业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例如在安徽省霍山县,当地的旅游局导游数量与年接待量不成比例,因此培养、引进此领域专业人才进而提升专业型人才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鼓励一些退休的公务员,老教师去从事导游工作,也是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应重视对导游及讲解员的培训工作,加强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升其语言表述和解说能力,保证游客对于红色旅游的了解和体验优质服务,提高红色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从而建设高业务水平的服务团队。
4.5 开发红色旅游商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红色旅游商品过于单一,未来的开发潜力非常大。红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应结合安徽红色旅游地的特点,发挥出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的优势,创新旅游商品的开发,通过将红色革命内容与地方性文化进行融合统一,而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在安徽省霍山县打造出了一些旅游纪念品“龙头产品”,比如黄芽茶,迎驾酒,霍山玉,颇具特色,同时包装精美、便于携带的纪念品,更容易获取游客的青睐。此外,在景区适宜区域增添红色主题的游玩项目,不仅可提高游客对于红色历史的了解,还能提高消费水平。如在大别山旅游区,挺进大别山等大批红色旅游产品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增强了当地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红色旅游商品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和拉动消费,带动安徽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从而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
5 结语
        在脱贫工作攻坚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多方面努力和多种方法去促进精准扶贫的工作。安徽省具备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形成完备的一体化旅游产业链,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当地贫困人口的文化自信和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同时能够以红色旅游资源作为支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重要的途径[10]。因此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是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王静,徐继填.安徽岳西县“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493-496.
[2] 张晓东.安徽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探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4(2):53-55.
[3] 张文静.基于SWOT分析的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8):32-34.
[4] 陈斌. 红色旅游商品要有特色[N]. 中国旅游报,2015-06-12(9).
[5] 陈兆清.关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霍山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5):47-49.
[6] 何素娟,苑潇卜,张成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于太行山高速沿线地区[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2(05):31-38.
[7] 袁可.红色旅游发展下的扶贫思考——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旅游与摄影,2020(16):31-32.
[8] 徐宁,张香,贺易楠.我国红色旅游扶贫开发思路与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2020(16):144-147.
[9] 赵姝阳,戴辰熙,裴佳欣.金寨县红色旅游扶贫成效研究——以汤家汇红色记忆旅游为例[J].营销界,2020(25):108-110.
[10] 温莉.精准扶贫背景下红色旅游如何助推扶贫攻坚[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1):183-184.
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十九大后安徽红色旅游发展形式探究,
项目编号:SK2019A09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