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学院
摘要:说好普通话是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专业技能,而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专业,面向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学前教育机构。因此分析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学习现状,加强普通话教学,对提高边疆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云南,学前教育,普通话,现状
一、加强普通话教学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意义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25个少数民族,共有26种少数民族语言,这种复杂的语言环境,加大了普通话推广的难度。而德宏师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云南省内,他们的普通话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加强普通话教学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奠基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参考文献:
陆永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有效性研究》]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向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学前教育机构,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后备力量的语言素质,有利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阶段的普通话学习。幼儿期是学习普通话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接触良好的普通话熏陶,有利于孩子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首先要说好普通话,这对云南地区推广普通话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剧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严希洪主编,《普通话机测读本》,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年12月版,第3页]在相关行业的普通话等级要求中,“师范系统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严希洪主编,《普通话机测读本》,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年12月版,第3页]然而,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初,很少有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级别的,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对德宏师专2020级学前教育专业271名学生进行的普通话学情调查问卷中,其中回收有效调查报告254份,结果显示(见表1),65.61%的学生认为自己前后鼻音不分,37.76%的学生认为自己平翘舌音不分,45.85%的学生认为自己轻音处理不得当。而在教学过程中,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和轻音也确实是学生普遍存在的语音问题。因此,加强普通话教学对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意义。
表1
你觉得,目前你的语音问题有
选项 小计 比例
平翘舌音不分 93 36.76%
l和n不分 46 18.18%
前后鼻音不分 166 65.61%
轻音处理不得当 116 45.85%
儿化音发音不正确 109 43.0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53
二、德宏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普通话的现状
(一)学生普通话基础差
学生普通话基础差,在高中阶段,没有重视普通话的运用,普遍存在用方言交流、对自己的发音问题不重视不清楚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56.13%的学生在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普通话课程,笔者认为,实际的数字会比问卷调查显示的更高。大部分学生从小接触的第一语言是方言,一部分民族学生从小接触的第一语言则是民族语言。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84.58%的学生,从小和父母用方言交流,13.83%的学生从小和父母用民族语言交流,只有1.58%的学生和父母交流的语言是普通话。在小学、初高中阶段,甚至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运用方言,在调查结果中(见表4),7.91%的学生表示他们前期的学习经历中,老师授课不使用普通话。这些都使得方言发音在学生的语言习惯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现阶段的普通话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发音位置、纠正读音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和学生过于依赖方言或民族语言有关。
表2
大学之前,有没有接触过普通话课程
选项 小计 比例
有 111 43.87%
没有 142 56.1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53
表3
,从小,父母和你交流的语言是
选项 小计 比例
普通话 4 1.58%
方言 214 84.58%
民族语言 35 13.8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53
表4
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你的老师教学过程是否使用普通话
选项 小计 比例
使用普通话 233 92.09%
不使用普通话 20 7.9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53
(二)缺乏良好的普通话交流语境
进入大学之后,即使专门开设了针对普通话学习的课程,仍有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交流,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有22.92%的学生表示和同学用方言交流,而笔者认为实际数据会更高。而平时习惯用方言交流的往往是普通话说不好的学生,这就形成了一个不良循环:说不好普通话——惧怕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水平无法提高。同时,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普通话活动中,普通话不好的同学往往积极性不高。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和父母普遍用方言交流,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82.61%的学生用方言和父母交流,14.23%的学生和父母用民族语言交流,仅有3.16%的学生表示和父母用普通话交流。在日常交流中过分依赖方言,缺乏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这对普通话的学习十分不利。这种不利影响尤其表现在寒暑假阶段,一个多月的假期之后,学生普遍存在普通话表达倒退的现象,不利于普通话教学的顺利开展。
表5
目前,你和同学交流使用
选项 小计 比例
普通话 195 77.08%
方言 58 22.92%
民族语言 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53
表6
目前,你和父母交流使用
选项 小计 比例
普通话 8 3.16%
方言 209 82.61%
民族语言 36 14.2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53
(三)普通话学习时间不足
目前,德宏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针对普通话学习的课程是《幼儿教师语言》,学时为36学时,分两学期进行,每学期仅18学时。其中声母、韵母、音调等训练一般安排18学时,短文朗读训练9学时,话题说话训练9课时。这相对于学生问题多多的普通话学习现状来说,教学时间远远是不够的。以话题说话为例,每个学生只能进行一次课堂3分钟说话练习。声母、韵母训练,也只能保证每个知识点,每生练习一两个词。从调查结果看(见表7),66.4%的学生觉得普通话课堂学习时间不够。教学时间的限制也让教学效果受到了制约。
表7
你是否认为普通话学习时间不够
选项 小计 比例
是的 168 66.4%
不是 85 33.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253
总之,从德宏师专学前教育专业目前普通话学习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说好普通话对于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加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