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积分管理,让孩子踏上阳光成长路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7期   作者:黄连弟
[导读] 积分管理作为一种量化的班级管理模式
        黄连弟
        广东省云浮市第一中学
        
        摘要:积分管理作为一种量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促使初中生能够基于对积分的认知而强化自身行为的规范性,进而为优化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提供动力。积分管理的内容需要涉及班级中的学习、纪律以及卫生管理等方面,期间通过积分的方式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和奖励,将能够为优化整体班风建设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积分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积分管理;习惯
        一、班级积分制实施过程
        (一)班级量化积分细则的制订
        班级量化积分细则的制订,需要结合班级管理中的实际情况,针对班级的卫生管理、学习风气以及纪律方面等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班级积分制度。以下我将基于个人的积分管理实践进行阐述:
        制定好班级积分制度后,须先让学生了解各项内容的加分标准,于是我让学生简要地将积分标准抄录到记录分数的本子上,再将学生分为12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并通过为学生贴上序号的方式,引导学生能够在相互监督的过程中实现积分。其中序号的编排依据为能力层次划分,其中1号回答问题得1分,2号回答问题得2分3号回答得3分4号回答得4分,以此类推,小组连带得分。而在一定的周期内小组成员的累计得分将成为最终评价结果,期间需要引导组内获得最高分的学生分享经验,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一周一小奖,一月一大奖。
        (二)在探索中优化制度
        在积分管理制度执行一周后,我发现制度过于繁杂,使得学生在过多的加分项目下出现胡乱加分的现象。例如在举手回答问题加分过程中,由于举手人数较多,在加分过程中将难以实现区分,因此我将此项进行了优化,转变为站起来了回答问题的学生才能得到加分,使得加分项目更加具体化。但在简化规则之后,我发现个别小组成员的分数差距较大,因此使得个人参与积分的积极性难以提升,同时在整体的小组在积分难以得到提升的情况下,也挫伤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因此我专门对学生的每日积分记录进行了查看,其中发现做好事积分相对于学习上的积分更具有简易性,因此更多的学生趋向于做好事。基于此类现象我重新制订了规则,其中学习积分为30分,卫生积分为25分,好事积分为15分,其中每项积分都具有一定的上限值,使学生在积分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优化。
        (三)因材“赋分”,人人发展
        有个小队长,本来是很好的学生,但是积分却很低,影响了他的积极性。

在问明原因后,我发现,由于这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纪律学习很差,因为实行了连带责任制度,他们组的成绩都很低,这个组长也被拖累了,成绩也不高。因此我针对这种情况,规定了小组长的特权,如果发现学困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特别大的进步,可以申请加分。这一难题就这样解决了。一些学困生他以前不会写各科作业,也不会听讲;而现在,各科作业都做得很好。因为他的基础很差,他的队长和其他的组员都很仔细的辅导他,他进步了,得到加分,其他组员也得到加分,可谓一举两得。学困生也成了人人都想得到的“加分高手”。
        (四)优化分工,放权加分
        为解决组间差距较大的问题,作者将组内成员进行了轻微调整,尽可能使各势力集团均衡。我安排了七名教务长,分别负责早操纪律与自习纪律、室内外卫生、课堂纪律、正午饮食纪律与校服。小组负责人负责作业检查和课堂表现,小组成员的成绩加分需报学习委员审核。团队负责人和成员有权获得每星期最多4分的加分。此外,还根据班里的工作分工,每个成员明确分工,每周最多得4分,组长有权在分配随机任务时加4分。
        二、积分制带来的班级改变
        (一)学习方面
        第一,课堂上不再死气沉沉,同学们你追我赶,积极发言。团队协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组内的学习效果也很好,比老师单独发挥的作用要好得多。由被动的学习需求转变为主动的学习需求。作为团队的一员,队长还不辞辛劳地为3-4号学生“指点迷津”。第二,作业完成情况有了很大提高。原来没有写作业的学生,现在写作业了,原来糊弄作业的学生,现在字迹工整,卷面整齐,好像换了个人。第三,早午读自觉性高了。同学们一进教室,就有意识地翻开课本大声朗读,书声朗朗,不甘落后。
        (二)纪律方面
        在纪律方面学生能够认真地落实纪律要求,在课堂上没有出现开小差、打闹等现象;同时在课前做好学习准备,学生都自觉地参与到预习课文中,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在自习课上也能够认真地完成作业,对其中不懂的问题进行探讨,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为做好事积分。
        三、结束语
    将积分管理融入到初中班级管理中,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量化评分,促使学生相互监督,在积分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上的规范,进而为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奠定良好基础。总之,班级积分管理,让孩子踏上了阳光成长路。
        参考文献
        [1]陈阳,代琦.今天,你加分了吗?——实施班级积分制管理的叙事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7(11):189-190.
        [2]魏娜.班级积分制管理创新策略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5):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