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丽
深圳市南山文理实验学校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小学英语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对促进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引 言
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教育应顺应时代特点,但不能完全颠覆以往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精神,立足于优良的教学方法,探索和创新对话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小学英语课堂进行对话教学的意义
小学生学英语,听不懂,接受不了老师的知识,背诵困难。他们对英语会话的理解仅限于阅读、写作和背诵。这种情况虽然在应试教育中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但这种直接的知识灌输只能被学生记住,不能很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小学英语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记住知识,更要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让他们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学会运用,真正为自己所用,灵活运用,让“学英语”本身发挥吸引人的作用。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成熟,往往先学会理解再开始模仿。英语会话是学生模仿身边的书本、老师和学生,从而理解和训练儿童英语交际能力,巩固知识的一种方式。
2 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教师没有转变观念
平等对话是人与人之间顺利沟通的前提,也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案例。对话教学法应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要与小学生平等对话,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英语教师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他们仍然把自己视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甚至认为自己应该是教师。学生的地位很低,使得“对话教学”效果不佳。这是一个严重的思维误区,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2 对话形式不够合理
在实际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只有一位教师是课堂上最活跃的。此外,这些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异,提问的深度与学生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一些答案甚至无法回答。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学生身上时,这些教师的态度是,一方面要求学习成绩好、理解力强的学生回答“是的,是的”,停止分析,或者在学生回答错误后,只分析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回答自己的问题时没有给学生提问、回答和思考的机会,这使得师生之间的课堂对话毫无意义。
2.3 对话方法不科学
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应遵循“为教学服务”的原则。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对对话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没有意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和知识的难度,对任何知识都不顾后果地使用对话。这种情况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不能激发学生的对话意识,提高对话质量,甚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对话教学毫无意义。
3 进行对话教学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教师的信息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小学英语教师的对话教学手段不仅局限于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方式,由于近些年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对于信息的掌握更加丰富。小学生由于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对于新奇的事物学习非常快,因此我们常常发现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了解非常多,此时的教师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掌控网络信息,要让学生有新鲜感和好奇感,以高效、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教学计划和对话教学优化,让传递的信息具有探索性和针对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过程、解决问题,实践中我们要更多的关注成绩在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对于学习有放弃的感觉,在心理层面甚至还有自卑心理。
3.2 平等对待学生,创建良好的对话氛围
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对话教学法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对话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然而,在分析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现状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时间严重浪费等。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运用对话教学法时,学会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使学生真正感到轻松,有利于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真正的自我表达。此外,教师可以运用幽默语言不断改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当老师告诉学生“good morning”时,他并没有先告诉具体的班级,而是通过讲笑话切入教学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让学生们模仿课本上的对话。对于好学生,老师必须给予一些鼓励。
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英语,使他们真正喜欢英语。
3.3 丰富形式,创新对话手段
我们需要丰富对话的教学方法,才能加倍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学习对话的能力。教育最大的敌人是无聊。要使教学生动有趣,形成兴趣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俗话说,娱乐和教学是一个整体,因为只有在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学习,进入学习,感受英语会话的魅力。我们需要在对话前教学生如何正确发音,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或一些录音设备进行复述,从而纠正自己的发音。这也是学生与外国人直接交流最有效的选择。在听的过程中,练习小组对话、角色扮演、叙事阅读甚至角色扮演对话都是有益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最佳途径。不同于传统的对话教学,学生的表演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理解语言,而且是学生增强自信、展示自我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关注孩子的思维、认知、爱好等习惯,介绍孩子喜爱的英语教材,运用对话教学,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首先,老师给了一个事先设计好的主题游戏,主题可以是“水果”、“颜色”、“蔬菜”等。从第一排学生开始,轮流说一个英语单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思维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高速运动。他们可以围绕老师游戏的主题,想出自己令人印象深刻的英语单词。比如 Bananas、apples、oranges、tomatoes、cherries、watermelons 应该归属“水果”一 栏 ;颜色则有 yellow, green, pink, black,white, blue等。在思考的同时,学生可以复习别人说的英语单词,这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探索合作,充分发挥对话教学的优势和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4 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提升对话教学结果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使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明确学生的阅读范围,不要让学生把全部时间都花在游戏上,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取得教学的成功。课外阅读往往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和内容,而学生通常并不参与其中。学生可以用笔记的形式写出好的单词、句子和写作方法,以便在记不清的时候找到这些单词、句子和写作方法。能有效地拓宽知识面,提高辨别能力,较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将其阅读知识运用到日常对话教学中,从而相互促进。开展学生课外阅读可以促进教师读写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5 加强对话的教学力度,训练学生的口语技能
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广大学生的认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体现对话教学的优势和目标,教师应做好课程设计和制作,注意根据英语教材和教学要素创设独特的情境。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枯燥的词汇编排组合成口误等有趣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创新,在创设情境中增加一点智慧和趣味性,用时代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换言之,对话情境的设计应立足于生活中的某些要素,从而激发学生的智慧,通过有价值的教学情节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对话过程,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所学内容。必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词汇记忆竞赛,运用构词记忆法有效地提取和合成词汇。如果条件允许,学生也可以互相提问。比如以“a”、 “b”、 “c”等字母为前缀,每个学生都要说出一个英语单词,以此扩展课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a”开头的英语单词有apple、able、app、and等;以“b”开头的英语单词有“but、bug、bad”等
结束语
对话教学法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在英语语境中学习英语知识。因此,英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方法来优化英语对话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整合生活元素、巧妙运用评价手段来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浅谈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罗晓丽.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17)
[2]对出兴趣话出真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几点思考[J].孟晓君.新课程(小学).2019(12)
[3]英语对话教学拓展环节常见问题及对策[J].何云.小学教学设计.2018(24)
[4]学生思维发展与英语教学对话结构的改进:话语互动的视角[J].卜玉华,齐姗.教育科学研究.2019(11)
[5]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藤蔓式问题”的设计与研究[J].王婧.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0)
[6]用情境为英语对话教学铺路架桥[J].赵静.教育艺术.2018(05)
[7]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马娟.新课程(中).2019(10)
[8]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J].陈肖云.读写算.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