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7期   作者:杨洋
[导读]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普遍遭遇到多元文化的碰撞冲击
          杨洋
          宜昌市图书馆   
          【摘要】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普遍遭遇到多元文化的碰撞冲击、师德教风的浮躁缺失、注重表面急功近利等诸多问题,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正确导向作用远远未能得到应有发挥。图书馆既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推动力量,理应担负起文献支撑、资源保障、精神培育、以文化人的职责,为提升学生素质、培养祖国栋梁作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形成及其功能
          校园文化是依附和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现象。它是教育者依据社会的要求,按照既定教育目的和学校目标创设出来的,在教育者自觉控制下优化的、形象的典型环境,是学校性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具体说来,校园文化主要指全体学生与教职员工直接参与和创造的精神财富。因此,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校园文化既相对独立,又根系于整个社会文化土壤,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校园文化并不是象牙塔内独自绽放的小花,而应该看作整个社会文化、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从学校自身来说,教育不单纯是一种简单直线的知识传授,还涵盖文化气质、道德风貌、人文环境等等。
          如今,校园文化并非什么新名词,而各种文化说也颇为多见。无论你怎样理解,怎样看待,随着教育改革重点的转移,校园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靠几个人,一朝一夕的艰苦奋斗就可以一蹴而就,它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同心协力、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需要较长时间不断循环、浓缩的积淀过程。一般意义下,校园文化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形态互为表征,和谐统一,共同装点呈现活力四射、生生不息的校园文化。
          当下,各学校非常注重发展教育特色,这也是引起社会对校园文化重视的原因。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应该发挥特长、办出特色,在注意发展自己教育特色同时,必然引起对校园文化的重视和自身文化的形成。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学校发展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优化校园环境、净化师生心灵、和谐人际关系、提升学校形象,通过环境熏染、心理暗示和良性互动,陶冶学习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使他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使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
二、校园文化的困境及成因
          1、扭曲的价值观念浸染校园
          现实生活中各种扭曲的价值观,破坏社会环境、社会生态,各种丑陋认知和尖锐矛盾从多渠道传入校园,滞缓和消解了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挥霍浪费、任人唯亲等不良社会风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学校已不是一片净土。集中体现在教育公平、人才选拔、权力寻租等各个领域,引起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的蔑视愤怒。在浮躁而功利的社会环境下,校园文化要想独善其身已是奢望。追根溯源,官本位的传统、权力监督的缺位、社会管理的混乱、道德规范的迷失,是滋生社会矛盾的根源,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大的体制性障碍。
          2、教条、高调的理论宣传大行其道
          网络时代表达的自由性,引发学生主体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增强,因而,传统校园文化教条化、高调化、刻板化的宣传与社会现实形成强烈反差,让学生愈加兴致索然。社会良莠不齐的声音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接受教育提升的效果,使得校园文化的教育实效性大大降低,攀比之风、厌学之风、利己主义等有重新抬头之势,很多人戴着假面具游走在各种场合。校园既是“摇篮”,也是“染缸”,我们不能忽视校园文化本身应具有的厚重内容及深远意义,要了解、关注、引导青春期学生的思想萌动,让他们远离各种不良文化的浸染及违法犯罪意识的引诱毒害。
          3、网络时代下多元文化传播泥沙俱下
          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格局。特别是进入网络化时代,以前单一的认知思维模式、过于强调一致的时代精神受到严重挑战,映射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就是使原有的文化结构和价值体系遭到严重冲击。而我们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如学生乐于接受社会新生事物,缺乏深度辨别能力;教师忽视职业操守,过分热衷于追求名利等,这些负面现象都加剧和放大了校园文化自身发展和完善能力的缺失。

过度强调自我、缺乏团队精神、文化快餐倾向、金钱权力崇拜已让很多学生迷失方向,而家长学校和社会却无可奈何并无良策。
          4、校园文化建设承受着应试教育的重压
          关于应试教育的弊端不须赘述,相信人们都耳熟能详。由于应试教育的重压,使得素质教育苟延残喘,师生、家长们都全副身心投入到升学率上,于学生而言,“分,学生的命根”,于老师而言,“考,老师的法宝”,于家长而言,“分,孩子的人生”。国内学校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把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变成一台台考试机器,磨灭了个性、窒息了思想、压制了创造性、严重影响师生们的身心健康。原本的公民基础教育就这样沦为呆板的应试工具,本末倒置的结果,使校园文化根本就是课外文化的代名词。“分数为王”已成为学生骄傲的资本,为了分数甚至不惜考试作弊、论文造假,弊端现象屡禁不绝,严重污染、毒化了校园文化环境,严重妨碍师生们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建设先进校园文化,高校图书馆就有所作为
          新的世纪,教育不但要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而且还要思考如何创新的问题。如今,教育的转轨使人们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开始注意到了社会文化环境与校园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赖于整个社会现代文明制度架构的形成,有赖于打破应试教育的顽固堡垒、真正确立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促进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不能置身事外,作为图书馆从业者,应该正视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先进校园文化方面的责任,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传承、阅读服务和文献保障体系。
          1、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馆舍场地、文献资源、阅览桌椅、视听设备等,无一不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承载着广大图书馆人的奋斗与理想。这些文化资源的科学合理的利用,对社会、对师生们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全新基础工作,这也是我国传统教育得到延伸的具体体现。图书馆馆藏文献所蕴含的人类智慧、人生经验,对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对于学校优质学风养成有着诸多裨益,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已逐渐成为无法分割部分。
          2、完善拓展文化资源服务体系,为教书育人提供文献支撑
          高校各种竞赛与实验设计无法脱离图书馆,因此,图书馆馆藏质量与高校校园文化是否发达有着最为紧密的关联。图书馆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具备制度完善、结构合理的藏书体系,要大力争取政府、学校及各方面支持,努力改变现有馆藏结构失衡、备考应试书籍比重过大的现状,以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为师生准备广博而极具特色的精神食粮,从而形成本校教育优势和文献体系。同时,加大、加快各校之间的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共享,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这样不但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缩小各校之间在文献保障方面的差异,同时又可突出自身特色,弱化名校色彩,有利于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3、授人以“渔”,拓展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现在,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趋于多样化,但图书馆仍然是全民终身学习之所。学校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人才育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学校图书馆不但要授人以“鱼”,传播知识塑造品行,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要教会他们学习上进之道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图书馆应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通过文献推介、经典阅读、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职能,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窗口和推动素质教育的推手。
          书香润泽校园,学习点亮人生。回顾我国百年发展历程,民族复兴之路高歌奋进,图书馆员应不甘寂寞,既要为国家民族、为人生梦想而努力,更要为教育出力量,为国家育英才。我们有理由期待,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将会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王桂元.书香浸润校园 阅读丰盈人生.《语言文字报》.2020.4.7
2.阿曼古丽.艾则孜.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品味经典》.2020.12
3.林晓.微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