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7期   作者:林朝阳
[导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林朝阳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微课改变了传统老师说讲式的教学模式,把课本知识通过视频或者案例片段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丰富了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融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课堂体验,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将从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的主要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引 言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来创造的教学资源,主要以精短的视频呈现。初中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能够快速地解决初中信息技术相关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程教学更加精炼,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更加灵活。
一、微课的特点
(一)视频时间普遍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主要组成,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视频时间普遍较短,一般是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不等。
(二)教学内容少
        相对于以往的传统课堂,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与以往曾经学过的知识相互连接,对以往的旧知识让同学们进行复习巩固。
(三)学习形式多样化
        微视频可以将知识通过图片、音乐、视频和PPT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模式来向同学们展现出来,帮助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理解、掌握。任课老师在教学之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工作总结,方便任课老师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来添砖加瓦。
(四)教学形式多样有趣。
        在初中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但是由于他们自控能力较低,学习起来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音频或者视频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资源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主题明确、形式多样,通过微课的形式为同
学员营造出学习氛围,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五)方便同学对知识学习效果进行反馈
        微课也为同学们和任课老师之间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平台,在观看完微课之后,学生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意见,这样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方便任课老师今后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微课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是初中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往往会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小任务,然后借助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信息技术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由于当前初中信息技术开课数量少、学生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因此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对来说还比较多,比如: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领悟不够深刻,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疏漏,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没有进行有效巩固,因此很容易遗忘。
        而针对上述问题,借助微课都能够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首先,微课通常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的小视频,这些视频的时长在5-10分钟左右,时间并不是很长,同时重点讲解的是教学的重难点,而且微课视频可以上传到各种视频播放平台,如腾讯、优酷以及爱奇艺等App之上,学生在观看这些微课视频时,只需要登录相应的App,随时随地都可以观看。针对教学所讲解领会不够深刻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自行观看微课揣摩和学习实践,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微课的应用使得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不再受时空的局限,学生基本上想什么时候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就可以什么时候学习。针对已经学习过,感到遗忘的知识,学生还可以进行多次反复的学习,不断巩固,进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方法
3.1 利用微课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微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对计算机相关内容缺乏认识,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点记住,学生还是不懂得如何运用。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基于初中生对电子产品就有浓厚兴趣这一特点,通过电子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涉及实际操作的部门,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操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Word文档制作相关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内容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准备了微课资料,并应用在了课堂知识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微课形式的资料,让学生看了多个历届学生的成品案例。清晰的排版,精美的页面,形象的文字,让学生在短时间的浏览过程中产生了对本课中“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艺术字和剪切画”等知识学习的欲望。有了基本的学习学习兴趣,学生自然产生了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了高效率的课堂学习。不仅如此,多数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资料,对微课形式的资料产生了兴趣。利用微课资料助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经验为教师在后续章节的知识授课过程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利用微课形式的资料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
3.2  借助微课资料,助力学生高效理解
        信息技术知识理论性较强,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接受专业性较强的信息技术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图文形式的资料。而微课形式资料的内容展示特点为成果简化、内容具体、主题突出,这就为学生在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时可以更容易地建立“模块化”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过程中,利用微课形式的资料,可以起到轻松表达理论内容,展现思维导图等,助力学生轻松、高效地将思考成果容易转化为具体的知识结构。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Excel文档操作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产生高效理解Excel“文档编辑”“数据整理”以及“利用函数进行计算”等知识,摒弃了传统的以说教形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为学生制作并展示了短视频形式的微课资料。微课资料主要内容为多个操作步骤和操作结果的页面展示,且微课视频最后部分为最重要的知识点集合整理部分。教师在微课视频中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了分类,“模块化”的知识点总结,让学生在微课视频观看过程中,就对不同知识点进行了小阶段的总结,这对学生理解Excel各知识点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由此可见,微课形式的教学资料有可以促进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理解的优点。
3.3 结合微课资料,促进学生有效实践
        无论任何阶段的学生,必须经过反复操作练习来巩固所学信息技术知识。但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即使是善于学习新知识的初中阶段的学生,仍然会在短时间内忘却大部分操作步骤。此时,微课形式的资料可以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复习的高效工具。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资料,实现在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实践练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关于PPT演示文档的制作相关知识点时,就利用了微课资料,来帮助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操作练习,且将课堂上的微课资料发送给学生,作为学生的自主复习资料。PowerPoint软件不同于Word和Excel软件,演示文档的制作相较于Word文档和Excel文档的操作步骤更多,内容形式也更加丰富。学生初步接触演示文档的制作内容时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并加快遗忘速度。教师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利用视频形式的微课资料,为学生展示了每一步的操作和对应的操作结果。学生以第一视角观看,帮助学生加深对正确操作步骤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实践效率,且教师将学生在课堂上参考的微课资料,分发给了学生,帮助学生课后复习实践。
结束语
        综上,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教师需要深耕微课设计,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微课教学内容,让微课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初中微课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巧用微课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J].孙婷婷.??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
[2]微课和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 徐倩芳.??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8)
[3]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J]. 彭南京.??科技风.?2017(24)
[4]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的实现应用方式[J]. 吴勋.??才智.?2016(24)
[5]信息技术课堂的微“翻转”[J]. 赵云霞,朱倩.??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
[6]信息技术课堂的微“翻转”[J]. 赵云霞,朱倩.??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7)
[7]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体会成功的喜悦[J]. 沙金勇.??才智.?20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