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发
紫金县紫城中学 广东河源517400
摘要:初中物理作为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师应当实行有效的导入教学,帮助学生学好物理知识,这既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课堂效果;自主学习;有效教学;增强自信
引 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巧妙导入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几条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有效途径。
1启发诱导法
学起于思,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一)在导入法之余,我们也可以利用开场白,利用开场白可以有如下的作用。利用“开场白”揭示物理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向学生说明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在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六大基础学科中,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看,天、地、生、化都可归结到物理和数学;现代工程技术也要靠物理作为支柱。还要阐述物理对现代科学的重要影响以及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经常地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步入物理学这座精美的科学殿堂,以极大的兴趣和勇气去吸取其中的营养。
(二)利用“开场白”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教师通过新学期、新学年的“开场白”如结论或前言等及时给学生讲解。作为科学的物理尽管有宏观上的连续性,但物理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按力、热、声、光、电、原子物理学的体系讲述各部分内容,并不依赖前面讲述的全部内容。因此,过去没学好(当然不是一无所知),只要努力,现在照样能学好。再讲一些“半路出家”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和童趣轶事,帮助那些过去没学好而灰心丧气的同学医治心理创伤,同时鞭策了基础好的同学克服自满情绪,继续勤奋学习。
(三)“开场白”要注意利用直观的趣味性。教具、挂图和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等生动具体的直观现象,都是“开场白”无声的语言,不可忽视的素材。通过直观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规律探索。这样,“以疑导读”“以用入读”“造就学生的知识饥饿感,促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其真谛。
(四)利用“开场白”进行情感教育,缩短师生的思想距离,创设积极、和谐、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影响着情绪和心态,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是富于哲理的古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课堂上要注意利用“开场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怀、鼓励、启发、教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当众给以鼓励和表彰。对于进步显著的同学也不要忽视,使尽可能多的同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器重,信任和鼓舞,感受到欢乐和愉快的心境。
(五)“开场白”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常见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开场白”与教学内容不能油水分离,而应水乳交融,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紧紧围绕“开场白”这个特点来设计。恰到好处的“开场白”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成为启迪思维,强化记忆、帮助理解、发展能力的兴奋剂和催化剂。
2 生活化导入
“生活就是教育”,知识无处不在。物理学也是它的大部分知识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引入生命实验新课堂,使学生有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教学为例,笔者介绍了以下生活实验:学生和教师共有三辆电动汽车,即普通电池车、无线操作电动汽车和遥控电动汽车。请观察比较,说出它们的特点。通过观察和对比实验,学生可以总结出不同车型的运动特点:第一辆车不能控制行驶过程。尽管第二辆车可以操纵,但它的工作距离短,运动范围小。第三辆车可以远距离操作,运动范围很广。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举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磁波工作的物品和家用电器的例子。依托生命实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无线电(电磁波)能传递信息,且传输距离长,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为后续教学铺平道路。
3 故事导入
物理是一门科学。在提高物理学知识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物理学家,如牛顿、伽利略等。初中生好奇心强,对一些故事材料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将故事融入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将学生的思想融入到故事中。这样,既能帮助教师有效地介绍新课,又能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积极的影响,树立物理的情感,树立良好的科学态度,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和学生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交流,发现学生对牛顿并不陌生,都知道“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于是,我给学生补充了一些关于牛顿勤奋
好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牛顿之所以能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与他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有着密切关系.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对牛顿有了进一步了解,并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于是,
我顺理成章地引出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引出教学内容,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提高。
4多媒体导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形象直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课教学前,教师应根据主题内容,适当利用多媒体素材中的声音、图像、动画和运动图像,创设物理情境,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用新知识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对《太阳能》等内容进行教学时,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之前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很多能源比如太阳能都是不可见的。如果在教学时单纯的通过说教告诉学生什么是太阳能,他有多少作用,我们生活中哪些环节会用到太阳能。这很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所以,教师需要通过一些较为直观的现象对其进行引导。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一些视频,让学生从较为直接的角度了解相关的问题。另外,在电路教学中,很多学生无法了解其中的内容,教师便可以利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自己在家中寻找利用到太阳能的物品。学生会自主的对生活进行观察,有些学生还会通过计算机搜集相关资料,他们会逐渐喜欢上物理,
并愿意自主的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索,自主的进行复习等等。于是,
我顺理成章地引出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引出教学内容,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提高。
5 实验导入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初中生可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但难理解的知识仍然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一些抽象的知识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意义上,这对学生理解新的物理概念形成了更多的障碍。物理实验可以展示物理现象的细节,使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有直观的感知。因此,实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最重要的方法。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根据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验过程中会出现新的、令人兴奋的、多变的现象),选择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明确学习目标,为后续学习铺路。
例如,关于“浮力”的问题,学生早就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但常常有错误的认识,认为“铁块能浮在水面上,则受到的浮力大;铁块沉入水中,则受到浮力小”。为了让学生有正确的认知,导入环节,教师设计如下实验:采取体积大小一样的一个铁块、一个木块,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两个物体的重力,然后分别用测力计拉着铁块、木块放入水中,并观察读数。发现木块放入水中,读数基本上不变;而铁块放入水中静止后,读数有很大的差别。此时,教师提示“这个读数差值就是浮力的大小”。学生很快就得出木块受到的浮力小,铁块受到的浮力大。这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相冲突和矛盾,于是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其加深了对正确概念的理解和巩固,这样就很轻松地引入了课题。
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导入课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有效选择,这样才能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微视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田明亮.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9)
[2]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J].汪永秀.科普童话.2019(27)
[3]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韦小明.课程教育研究.2019(01)
[4]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J].王黎明.中华少年.2019(22)
[5]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李娜.华夏教师.2019(27)
[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职语文课堂导入方式探究[J].王琳.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1)
[7]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程明慧.科普童话.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