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辉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中心幼儿园 441500
摘要:体育区域活动,通过利用幼儿园场地、器材,形成各个活动区域,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充分地自由活动,幼儿可以自由结伴,自主活动,在合作运动中提高自主运动能力,使每个幼儿的基本动作,运动能力,个性等在不同水平上均得到发展。让环境和器材得到有机结合和充分利用,使幼儿体育活动的过程得到优化,以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不同身心状态的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实践探索、区域活动、自由选择、自由运动、自由生成
新《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的态度”。这使我们强烈的意识到:开展户外分区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在实践中,我根据孩子动作发展及季节变化的特点,创设了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环境,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运动、自由生成。经过实践,我对幼儿园如何开展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与感受。
一、因地制宜,合理划分区域
我们充分挖掘并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户外活动场地和锻炼器械的最大功效,巧妙地利用与开发环境,按一定方式进行区域划分,按不同的基本动作进行分区。
首先,巧妙利用园内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如:充分利用平整的水泥地、朔胶场地、大片的草地,设置了球类、滑板、钻爬等内容。除了平整的活动场地,自然弯曲的小路、水池、小山等,也都是适宜的场地。如:幼儿绕沙池玩自行车比在水泥地上骑更带劲;在弯曲的小路上推独轮车可有一定难度噢;而在高低不平的小山坡上下跑,则是小班孩子最感兴趣的走跑内容之一。
其次,主要按照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为主要原则划分区域。如:将场地分割成三大块,一块场地创设“解救绵羊”的游戏,主要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一块场地创设“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主要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另一块场地设置为“奥运会”的玩车游戏区,创设难易不同的道路,结合奥运会的情景内容,发展幼儿各种基本动作和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等品质。
再次,利用场地周围的小路,开设“打怪兽”、“套圈”等游戏,进行投掷、向目标投准等动作练习,发展幼儿投掷技能。
二、材料多元,创设良好环境
活动材料作为区域活动中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维度”三个字是我提供活动材料的定格,即为幼儿各个活动区所提供的各种材料尽量显示多种特性。
1、丰富性。即在各个区域活动内提供足够种类和数量的材料和玩具,以供幼儿选择和使用。
(1)不同活动内容不同材料。如“跳跃区”提供羊角球、小布袋、弹跳床等发展跳跃动作的材料;“投掷区”则提供软球、沙包、小流星等发展投掷动作的材料。
(2)同一活动内容多种材料。如“球类区”除了提供皮球、大滚球、软球、足球、篮球等外,还同时提供可乐瓶、羽毛拍、呼啦圈、足球门等辅助材料,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搭配。
2、层次性。如何吸引不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的孩子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并得到不同的发展?具有不同层次性的活动材料提供和使用是关键因素。我根据区域活动的内容,按照幼儿动作发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提供不同的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如“平衡区”中,我为幼儿创设了有接触面较大的长凳,也有较小的树桩和用轮胎做的小路;有用竹梯和轮胎组合的具有一定高度的竹桥,也有用高度较低的平衡木组合的木桥;有固定平衡台,也有晃动的平衡木等。这些大小、高低、动静不同功能的材料,为不同的基本动作
发展水平、不同运动能力的幼儿提供了充分选择不同难易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提高。
3、可变性。如果活动材料具有可变性,那么幼儿在活动的兴趣就会增加,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变化玩法。如:跳圈、走梅花桩等,当幼儿玩了好多次后,他们会改变材料的用途,把两只手臂和头伸入圈内当成小乌龟;幼儿还会把梅花桩重新组合,使之呈现出新的活动方式,既提高了活动的难度,又能重新激发起幼儿玩的兴趣和再探索的愿望。
4、新颖性。所投材料新颖,都能极大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会来尝试一番,仔细琢磨这些器材的玩法,教师在活动前应充分考虑到这点,如:我们在活动前准备了小动物套圈,其鲜艳的色彩和可爱的动物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好多幼儿,而且每次活动总是人流不断。当场地上放置许多色彩缤纷的跨栏时,小朋友一见就涌了上来。
三、注重引导,营造师生互动氛围
区域性活动是放开幼儿的手脚,而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在体育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活动主人,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帮助者,注重的是活动的引导。小班孩子不同于中、大班的孩子,如何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来进行适宜的指导,吸引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呢?
1、以玩伴的身份适时介入指导。在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轻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创设形象、有趣的角色情节,激发幼儿活动激情。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我发现小班的孩子对带有游戏性质的情境活动尤其感兴趣。而老师的引导则应更趋于角色化。
四、实践中研究,实践中发展
在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宗旨,让环境和器材得到有机结合和充分利用,使幼儿体育活动的过程得到优化,以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不同身心状态的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珍.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困境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2004,(12)?
[2]田博文,张宇婷.提高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方法与途径[J].科学之友,2009,09(26)?
[3]李春州,单春方,田春雨.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