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惠娟
广州市番禺区实验小学
摘要:语文主题阅读教学逐渐成为小学识字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而在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更加便捷、有效地实现了课内外同类题材的阅读教学与学习。既提高了课堂阅读教学的高效性,又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切实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与识字能力和整体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智慧教室 主题阅读 识字
一、构建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识字教学的意义
1.阅读教学与学习工具需要多样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主题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与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很好的推广与运用。而在构建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教室环境下的主题阅读教学,有效改善了传统阅读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单一化和抽象化,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再局限于现有的教材,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和少量的课外书。
2.阅读教学与学习方法需要动态化
传统的纸质阅读枯燥乏味,阅读识字教学更是难以实现趣味性的展现,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提升慢。智慧教室环境下的主题阅读识字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可巧用手机APP、电子书包和智慧阅读平台等方式,实现主题阅读识字的动态呈现与趣味学习。
3.阅读信息需要紧跟社会变革高速化
互联网在社会变革的使用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教育领域也需紧跟步伐,以电子书包为首的阅读识字教学,高效实现了阅读识字教学的信息化运用,一键上网的智慧教室环境,更是及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网络环境下主题阅读识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1.巧用手机APP激发课前阅读氛围的浓厚性
手机APP与主题阅读识字教学相结合,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于学生阅读体验中,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渠道,又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识字形式。尤其是海量化的阅读资源和趣味化的阅读检测与评价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春夏秋冬》的识字学习中,需要通过认识象形字初步教会孩子们了解中国汉字的来源及趣味。而这些象形字的演变规律若能呈动态化和可视化,学生能够更快速掌握字源要领。在这个单元的识字教学中,通过在“一起作业”APP上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准确跟读字的发音,并且观看课文讲解的动态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字词讲练中,点开“图文入韵”或“汉字文化”,通过视频动画了解字源,了解了“春”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再到楷书的字形演变及它形象的字义,让学生一下子就能够认识并记住这些字,并增加了对象形字的学习主动性。
在经过课前阅读学习后,学生依然可以通过课后巩固的阅读训练,进一步学习同类题材的文章,掌握更多关于春天或植物的学习技巧,并得到及时的评价,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有效性。
2.妙用电子书包展现课中阅读识字的有效性
电子书包能创新阅读识字模式,把阅读中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识字不再只是填鸭式的教学,让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妙趣横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为更多类型的主题阅读奠定深厚的基础。
用电子书包预习课文能提高主动性。
传统的预习基本都是通过自我朗读课文及拼音,再按常见的部首归类识字。对于这种机械式识字,很多学生学得快也忘得快。而电子书包具有丰富的图文结合及视频动态识字,内涵丰富的“生字学习”,形音义等动态式的学习资源,会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充足,吸收效果会更好。同时,利用电子书包进行阅读识字的话,则可以根据平台的现有录音资料跟读,再进行自己的录音。系统能及时地给予评价,学生习得能力稳步提升。
电子书包大量的主题阅读资源,能让学生更加便捷地进行归类识字。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日月潭》时,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便找到描写风景的一些成语,并学会认读,配合一些图片或已有的生活认知,更加形象化地去理解词语。在上课时再次检测,并及时在线反馈同学的资源查找及预习情况,再作集中提醒,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学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继续阅读《宝岛台湾》、《最美葡萄沟》及《我爱我的家乡》同类题材的文章,并且可以归类认识带“三点水”和“火字旁”的字。
还可以利用电子书包识字抢答。低年级的小学生尚处于喜欢竞争的阶段,在识字中也寻求刺激性,设置抢答识字环节符合该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识字主动性。比如我们在学习完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这一课时,学生可以把学到的“蒸”、“煮”、“炒”、“煎”等字通过抢答的形式在别的文章中得以运用,让学生能够阅读更多美食类题材的文章,扫清了低年段此类文章的阅读障碍。
3.常用智慧阅读平台跟踪主题阅读的延伸性
传统的阅读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范围、阅读个性及阅读思维,学生的阅读方式单一,也很少进行主题阅读。而我们现今使用的广州市智慧阅读平台,主要通过教师的智慧推书,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展示交流,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智慧阅读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材料。平时学生的阅读素材一般来自于同学之间的耳闻比较多,未更深入地了解阅读书目的阅读意义在哪里。而他们通过教师的智慧推书,能够结合课内外,进行主题系列的阅读,明白此类阅读书目的阅读意义。例如二年级学生在课内学完儿童故事单元后,教师在智慧阅读平台推书《七色花》、《神笔马良》及《愿望的实现》等故事后,学生在阅读动态中分享自己的阅读笔记,笔记可以是认识了哪些新的字,理解了哪些新的词语,或者对故事人物、情感的认知与理解,其它同学积极评论,教师进行点评,达到了全班共同阅读、共同理解系列主题书目的效果。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阅读理解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认知,具有单一性及片面化。而通过智慧阅读平台读书,学生能够看到更多人的见解与想法,也看到了更多同龄人的阅读评价,具有同理心,能让该年纪的学生之间达到阅读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及提升阅读分享与交流的热情。阅读量的提升,评论语言的精细化,必然也同时带动了学生的识字量与识字能力。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让智慧阅读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助力于教师的阅读教学有效开展。通过数据分析,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类型及阅读时长,查看学生的阅读档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全班的阅读导向,并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教学指引,让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也能循序渐进地扩宽阅读范围和提高阅读水平。家长也能一键查看自己孩子的阅读情况,从而调整给孩子购买的阅读书目,真正让孩子从兴趣阅读上升到全科阅读,把阅读范围覆盖为百科百态中。
三、智慧教室环境体系下主题阅读教学的深远影响
智慧教室环境下的低年级主题阅读识字教学,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学方式也不仅仅是交互式白板与课本的生硬教学,而是使用了更多样的手机APP、电子书包、智慧阅读平台等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教师的灌输,而有了更多趣味性学习、交流性学习及拓展性学习,使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由被动转为主动。
作为低年段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现有的智慧教室阅读环境,引领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做信息化学习的主人,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与运用能力,让主题阅读识字富有生命力地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