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2019级13班 615013
摘要:自信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幼儿自信心培养,提高幼儿的耐抗力,实现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了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自信心;培养
前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开始注重对孩子能力上的培养与锻炼,打破孩子在幼儿学习阶段的知识积累常规,更为看重孩子在幼儿阶段可以培养出较强的能力与素质,让孩子可以拥有更好的性格以及更高的情商,为以后的成长发展之路奠定下良好的基础。自信心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前提,良好的自信心不仅可以强化人的意志力,还可有效激发潜在的能力。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幼儿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可塑性强,从而为幼儿的塑造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幼儿阶段,是幼儿接受素质教育与人格教育的起步阶段,对幼儿的成长以及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实现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目的。
一、影响学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
作为幼儿教师,幼儿的自信心建立在充分的自我认知以及评价上,很多幼儿在成长阶段由于受到错误的儿童观以及家长的影响,比较依赖教师和家长的行为指导。同时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家长与幼儿教师也比较喜欢用自己的是非观对幼儿进行指导,这对于孩子的自信心树立以及是非观树立来说非常不利,轻者是将自身的想法与认知强加给学生,严重的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天分。加上幼儿此时的年龄所限,根本不懂得自身独立的认知重要性,所以在教师以及家长的影响下,逐渐丧失了自我认知与评价养成的能力,很多幼儿也因此无法树立自信心,遇到困难时基本都会请求家长的帮助,一旦不能获得帮助时就会留下一些心理上的阴影,这些问题累积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阻碍。
二、培养学前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
人的自信心的形成,来自多方面的反复锤炼,在思想上,信念坚定,相信自己:在行为上,沉着应对,表现勇敢:在恃惑上,不屈不挠,乐于体验,有自信才能有咸绩,有成绩更会白信。成绩不仅仅是取得咸功和获得表扬鼓励,今天比昨天做得好一点儿,也是成绩,也能鼓足自信的勇气,稍加留意,每个人每天都会感到自己在进步。不管事情大小,只要进步,就是成长,就是克服惰性、抵制诱疼,战胜自己的业绩,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就会感到骄傲,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就会产生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感觉。在幼儿教育中,及时抓住幼儿点点滴滴的成绩与进步,不断地鼓励、支持和表扬,就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学前教育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促使幼儿敢于尝试新事物,进而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教师和家长应重视孩子,尊重孩子,有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得什么是自尊心,在交往过程中,经常说出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使得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引起幼儿白卑心理,但是实际上,幼儿具有较强的自尊心,而且渴望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应用合理、健康的语言与幼儿对话,在教育幼儿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切勿操之过急,不断鼓励幼儿,挖掘幼儿的天赋和才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避免伤害幼几幼小的心灵。
(二)对幼儿的鼓励和引导
对幼儿的行为以及成长进行适时鼓励,会让幼儿提高对自我以及是非观的认知。幼儿的行为得到教师正面的鼓励以后就会在幼儿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幼儿的能力也会在得到教师的鼓励支持以后得到增强,这些激励可以有效挖掘儿童潜在的能力。教师采用鼓励的方法对儿童的自信心进行树立时,需要对两个方面进行注意,首先是善于发现幼儿在生活中发挥出的优势,教师应抓住一切值得表扬鼓励幼儿的机会,让幼儿在日常的行为培养中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信心树立机会,教师正确的鼓励以及引导,可以让幼儿喜欢重复做被表扬过的行为。其次,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口头上的表扬以及鼓励时,应对自己的方法加以规范,一定要真诚,拒绝敷衍,否则幼儿接收到教师的敷衍的态度时,就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性的规范了,教师敷衍不重视的态度,不仅不利于幼儿自信心树立,同时可能挫伤幼儿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心。
(三)为幼儿创造成功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多为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给孩子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在孩子表现自己时,教师不要进行过多的干涉,可以合理的进行引导,为幼儿创造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主人公是幼儿,老师只是引导者,幼儿做了哪些好的举动时,应立即并具体的对幼儿进行表扬,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
(四)注重鼓励性的评价
幼儿阶段,幼儿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想尝试感受一下。例如:幼儿看见教师拿着拖把拖地,自己也想尝试一下。这时幼儿教师不应该拒绝让孩子去尝试,告诉幼儿“你太小,还没有能力做到”。相反,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心理出发,帮助幼儿完成拖地的体验。另外,如果幼儿初次尝试失败,教师不应该进行打击,告诉幼儿“你真的做不到”,应该积极对幼儿进行鼓励,告诉幼儿“我相信你,你是可以做到的”,随后手把手帮助幼儿完成拖地的体验,以此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遇到困难,不退缩,勇于面对困难,从而避免幼儿因为失败就对自己失去了自信。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教师应该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充分理解、尊重每一名幼儿,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并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名幼儿,对幼儿多进行积极的鼓励,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帼眉.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杨丽珠,王娥蕊,大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探索,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