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湖
广西浦北县北通镇兰田小学 535321
摘 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已经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开展了相应的新型教学对策。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口语交际,并且对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积累成果进行分享,这样才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阅读教学;应用探讨
社会当中的各行各业都对职员提出了很高的团队意识要求,在完成许多项目的过程当中,会要求员工彼此加强合作,彼此配合,共同推进项目得到完成,那么有效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现如今,教育部已经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主要通过为学生们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能够彼此组成合作学习伙伴,然后在课堂合作学习环节,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得出最终的讨论成果。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这样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这种学习模式本身存在的优势,能够被合理运用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
1.1 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上文对目前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许多企业和单位在推进项目完成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指派一些小组或者团队,对他们每个人都进行职责的分配,这样能够促进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那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尽早让学生能够接触这种互相扶持和学习的方法,提前对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能够有基础的了解,这样即使在未来进入社会当中,也能够有合作这方面的经验,在面对团队合作的一些任务和要求的时候,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能力。
1.2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需要学生之间积极组建学习小组,那么学生与学生就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来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伙伴。因此,寻找合作学习伙伴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学生们往往会选择那些与自己互相契合,互相补充的同学,这样能够在讨论学习任务的过程当中,对彼此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及时的指正,同时还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对方的优点。
1.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当中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创造力,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能够一改往日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生也会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产生极大的兴趣。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针对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主要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心智方面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课堂上不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尤其是面对理论知识较为复杂的数学学科,容易产生懈怠的心理,而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全班的学习效率,往往会对这部分学生不予治理,那么就会造成这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甚至还会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的心理。除此之外,一些数学教师由于对班级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做到充分的掌握和了解,而对每一位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学策略,这样就会导致一些理解能力有限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跟随教师的脚步,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保持同样的速度和进度。面对这样的情况。
如果数学教师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的措施,那么可能会导致班级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长短不一,长此以往不利于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那么下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展开分析和探讨。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
上文主要对合作学习这种方式的优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合理把控教学节奏,同时更需要将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
3.1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进行数学课堂的预习环节,教师需要提前为学生们准备好充分的学习资料或者PPT,将每节课堂的主要内容以这种形式呈现出来。其中还需要设计一些与重点知识有关的数学问题,可以设置一到三个难度由浅入深的数学问题,这样能够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自主组建学习小组,带着屏幕上呈现的数学问题,从而对数学课本进行充分的预习,每个学习小组能够针对问题,来对数学教材进行完完整整地、深刻地预习,对其中的知识能有一个提前的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激发每位学生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就能改变传统数学课堂师生互动频率不高的情况,从而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疑问打下良好的基础。预习环节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机会,教师需要尽量避免支配课堂的话语权,应当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学习问题以及练习,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讨论。
3.2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设置不同阶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鼓励学生能够在学习小组之间通过讨论来进行深入的推断。作为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提供给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那么就需要为他们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不要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角色。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概念理论和实践练习两部分,在时间练习当中还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尝试练习,以及课后作业三个内容,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3.3 教室格局的变革
数学学科的知识本来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需要学生们不断反复的加深记忆,才能够进行巩固。那么学生同样可以借助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分别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组长,来带领大家进行每个阶段的总结和复习工作,可以有一位同学提出问题,然后由其他学生共同讨论和回答问题,从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大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那么为了更好地打造“合作式课堂”,教师应该适当改变教室的格局,允许学生们自主与自己的组员坐在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环节的时候,可以聚集在一起。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小学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积极性不够高的现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成立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思考和探讨,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那么就需要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小组激烈的讨论,通过彼此各抒己见的方式,来分享各自的看法和观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金国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运用[J].中学生数学,2019(3):157.
[2]张光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运用[J].中学生数学,2018(21):22.
[3]李一龙.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运用[J].中学生数学,2019(2):11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