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论初中化学微课教学的功能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邝元海
[导读] 化学学科是初中生必修课程之一
        邝元海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盐塘九年制学校   615700
        摘要:化学学科是初中生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化学现象分析判断及动手实践能力均发挥重要的作用。伴随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微课逐步融入课堂教学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化学老师应关注微课在日常教学中的辅助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自主学生探究的好习惯。基于此,本文对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教学;实践
        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应用,掀起一阵“微文化”之风,微访谈、微电影等深入大众的学习和生活,现代教学思想引领下,微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初中生对学习化学知识易产生畏难心理。为了更好地提高化学课堂利用率,老师可利用微课方式进行导学,微视频内容短小精焊、重点突出,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印象,帮助学生更快地跟上老师讲课思路。
一、微课辅助课堂教学
        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对化学学科有种陌生感。化学知识抽象性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化学老师应冲突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和教学内容,巧妙地利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将复杂性、抽象性、静态的知识以更加直观、动态地加以展示,相关的知识结构立刻显化,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所学知识,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在讲“水分解”一课时,化学老师可利用微课形式,通过播放网络教学微视,或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源,建立水分解的宏观、微观知识结构,让学生对抽象的化学概念产生较深的了解,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更好地体验了微观世界中的化学。化学老师在微课播放中,引导学生形象地感知在直流电的影响下水分子发生的变化:水分子电解成氢原子、氧原子,二原子再合成一个分子,从微观世界过渡到宏观世界,体现了分子、原子的强大生命力,学生在微视频的展示和老师讲解的双重作用下,增强对所学知识的了解[1]。
二、微课攻克教学难点
初中学生对化学现象产生极大的好奇,化学知识领域较为抽象,是人类肉眼看不见,用手摸不着的学科。很多概念及产生的意义初中生根本无法想象,更难以理解。

以往化学课上,老师会对某个知识点在前面进行简单的演示,只能照顾到前几排的学生,坐在后面的学生或看不清老师的演示,或看的不完整,影响了学习质量。微课弥补了传统教学缺陷,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给学生以良好的直观感受,让其更好地了解所学内容,对于以往看不清或难以理解的部分,化学老师可重复播放,引导学生仔细研究,直到攻克本课重点、难点为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酸和碱性质研究”一课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讲到“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老师一边做实验,一边播放微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清楚地了解“中和反应”的整个动态过程,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并分析实验现象。如,在向NaOH液体中滴入少许的稀盐酸时,溶液呈碱性,显示红色。在NaOH液体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情况下,溶液呈中性,显示无色;在稀盐酸过量情况下,溶液呈酸性,显示无色。学生通过视频了解NaOH和盐酸二者发生了反应,通过实验发现: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了氯化钠与水,得出相应的化学公式。在观看微课基础上,学生反复观察化学实验,理解了化学原理,深化了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难点[2]。
三、微课拓展实验教学
        化学老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运用互联网资源,拓宽学生知识探究范围。有的实验对时间、设备提出较高要求,且可操作性不强。老师可把相关的实验录成微视频,将抽象性的理论以形象化的画面加以展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一课时,教学中涉及到“铁的生锈条件”知识。需要展开实验,要求把相应的铁制品置入不同环境,观察一周时间。为了明确铁的生锈条件,还要展开对比实验,实验的操作条件要求很严。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化学老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快进形式,展示铁在不同环境下长时间放置的锈蚀状况,在对比实验中,学生了解了铁生锈的条件和外观变化。老师运用微课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实验现象,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3]。
结束语:
   总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将抽象的知识、现象、理论形象地加以展现,为化学老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化学老师应对微课的功能产生充分的认识,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微课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筱菡. 以微见著,优化教学——谈初中化学微课教学的功能[J]. 启迪:教育教学版, 2020, 000(003):P.11-12.
[2] 杜艳. 以微见著,优化教学——浅谈初中化学微课教学的功能[C]// 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 2020.
[3] 魏文通. 以微见著,优化教学——浅谈初中化学微课教学的功能[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9, 000(005):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