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的初中化学课堂重难点突破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李春丽
[导读]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李春丽
广西北海市第十中学    536000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而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 因此,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换一双“课堂观察”的慧眼看课堂,特别是看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堂观察;初中化学;课堂重难点;突破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然而,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只有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才会扫清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彰显教师的精湛专业水平,最终达到师生提高教与学质量的双赢目的。那么,?本文基于课堂观察,从以下三方面观察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如何进行课堂重难点的突破。
        一、观察重难点的确定与呈现
        [1]正确确定教学重难点,是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弱以及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素养。因此,在课堂观察中首先要观察教师如何将重难点确定和呈现。那么,教师要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首先要把握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其次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才能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来。
        (一)目标呈现
        在学习目标中呈现并标注本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开门见山,提醒学生有目的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调整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纲提示
        【4】   板书提纲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掲示教学重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难点的辐射源。教师认真选择突出重点的提纲,精心设计板书,提纲提示,纲举目张,做到形式新颖、布局合理、别具一格,力图吸引学生,通过再现增强记忆。
        (三)语言提示
        【4】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提示,调整语调高低,说话频率,增强频次的方法,不断强化重难点,增强学生记忆和理解。
        二、观察重难点的突破方式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点,但是都要抓住教育规律,关注教法,根据学情合理选择、使用适合学生的方法,以科学的理念和锻炼的方法为指导,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然而初中化学课堂重难点的突破方式和策略也是如此---贵在得法。因此,在课堂观察模式中,观察者要选定几个角度设计好量表,以此为据量化化学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一)实验探究(感性植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利用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视科学探究方法,增强实验操作方法、现象、结论等感性认识,防止抽象,逐层深入,理解和内化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质量守恒定律、分子的性质、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溶液的配制等等。
(二)方式多样(贵在得法)。
        2.1分散处理,逐一击破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一系列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过于集中的化学用语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机械记忆,而记忆量太大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对后续教学极为不利。所以对化学用语集中的课堂应采取分散处理、分课时来逐一击破的方法来化解难点。
        2.2形象比喻,类比推导
        化学教学中微观结构及其相关概念,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有大致印象,易于理解,透彻、深刻。比如,分子体积很小,但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学生肉眼看不到也很难想象,这时采取比喻方法:一个水分子与一个乒球,好象一个乒乓球与一个地球。原子的体积也很小,也可用类似的方法比较。
        化合价和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几个有密切联系的难点,如果元素的化合价学不好,化学式也不会顺利,那么化学方程式就会一莫展,而元素的化合价是个很难理解的化学用语,课本上没有明显的概念界定,因此教师要细心讲解,通过类比法顺利推导引出,让学生易于接受。
        2.3寻找规律,对比模仿
        许多重点和难点,内容繁多,记忆难度大,学生开始学习是难以理解和识记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利用顺口溜或口诀或解题大招来对比、归纳、总结、理解、记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碱盐溶解性的记忆,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等等。
        (三)巧用多媒体(提高实效)
        【8】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化微观为宏观,化限制为可能,化静态为动态等特点,调动希沃授课助手,动态图片、微实验,微视频、微课等可用资源,丰富内容,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化解课堂教学重难点。
        (四)创设情境(增强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实效感丰富的游戏、表演、竞赛等活动,营造教学环境,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把抽象难懂的化学知识赋予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更易领悟,从而将重难点大大降低,进而减轻老师教学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五)善用语言(强化感知)。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观察教师的声音语言,音量大小、语调高低,说话频率等,还要观察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等,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感知,增强学生对重难点记忆和理解。
        (六)精讲精练(讲清方法、由浅入深)
   精讲精练这不仅是教学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教学中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如化学用语这一难点、要由浅入深,经常训练,精讲精练,熟能生巧。
        三、观察重难点的拓展与延伸
        【7】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拓宽,合理延伸,不仅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对化学专题认识水平有明显提高,同时还让学生轻松地学会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当然,重难点的延伸与拓展的方法和形式有很多,在课堂观察中主要从以练习形式和以问题形式的角度来观察师生是如何实施的。
        以学定教永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法宝。因此,观察教师是否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精选练习题的深度和把握好问题拓展的广度,拓展的内容要在新课标和中考说明基础上进行,还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
        【6】不回避学生提出“超标”问题,要进行及时解答,并及时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唤起学生对知识渴望,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奥妙与博大精深。此外,还要及时解答预设外生成性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把握突破重难点。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1]栾果.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教学难点有什么重要性.百度文库.
[2]王斌清.王进平.谈突破化学重、难点的几种教法.孝感教育信息网.
[3]栾果.初中化学教学中重难点突破的方法和策略[J]. 教育前沿,2017(49)    
[4]柳秀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J].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01).
[5]翟任重.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课例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 ,2015(Z2):118-119 .  
[6]陈良政.例谈初中化学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J] .化学教与学, 2015(08).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海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课堂观察的主题式初中教研模式研究》(立项编号:2019-21-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