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龙兆忠
[导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小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思路
        龙兆忠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扶闾小学 528322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小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思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调整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参与研究、查找资料、寻找数学规律,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许多小学的学生在面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时,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及时消化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因而存在抵触的学习情绪,这使他们的学习难度变得更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解决学生心中的抵触情绪,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逐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为教学和习惯培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一、改善教学环境,突出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环境,辅助教师将问题放在具体情景中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探索数学,主动学习、发现规律,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既提高了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培养了思考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容积》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视频,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石头进入水中后水面会上升?利用小短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直观感知“空间”。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从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寻找、讨论,说明哪些物体占用空间,并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占有空间的大小。除了直接用眼睛观察物体,还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比较物体体积大小、比较容器装水的多少,引出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和含义,让学生多角度感知物体体积和容器容积,以便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教师进而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研究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教师为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明确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同一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容积、物体形状改变体积不变。
        二、直观展示规律,激发学生思考
        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高度抽象、结论确定、应用广泛,针对这样的特点,教师首先要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抽象导致学习困难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用语言或图形并不能很好解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示问题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概括、总结规律,得出确定的答案[1]。再将数学规律应用于实际,解决生活问题,使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生活化。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形成》时,教师通过口述、黑板作图很难让学生想象出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进行旋转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像。即使教师将纸片剪裁成三角形,向学生演示,也不容易讲清楚知识点,因为纸片在空中旋转并不能呈现图像。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播放纸片旋转的轨迹,得出纸片旋转后形成的图像,学生就可以清晰看出三角形旋转后得到圆锥,长方形旋转后得到圆柱。教师可以继续启发学生思考半圆形旋转后会得到什么图像,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旋转得到的圆柱有几种情况,分别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分别是多少。
        三、提供丰富信息,增加优秀教学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老师们除了在教室和学生面对面上课,还可以选择线上直播、录播等方式授课。录制的视频可以毫无困难地在互联网上分享、传播,信息技术让学生和老师十分容易地获取各类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软件、学习网站、名师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或遇到的难题寻找相应的课程讲解、习题解析、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为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由教师推荐、学生自主选择需要的资源信息和计划解决的问题,自行进行分析思考,最终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四、减少情感障碍,给与正向、激励评价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普遍具有尊敬感以及畏惧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在与老师面对面的授课及提问中过于紧张,又由于数学较为抽象、课堂上思考时间太短,以致产生恐惧数学学习、恐惧数学老师的心理[2]。在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发布作业、提出思考问题后,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检查自己的作业、完善自己的回答、搜集更多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回答问题时提高了自信心,减少对数学学科和数学教师的负面情绪。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予正面评价,如“解题步骤清晰”“写的很好”“再思考一下”“你可以的”等,激励学生再接再厉。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在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进。进入互联网时代,教师必须学会合理应用网络和计算机,发挥教学设施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魅力。但是教师也不能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J].家长,2019(21):84.
[2]江伟森.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J].新智慧,2020(23):126-128.
[3]黄晓峰.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5, 000(007):109-110.
[4]廖翠芬.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教育信息技术, 2015, 000(001):128-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