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师声乐教学中歌曲情感处理的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赵震琳
[导读] 声乐是人通过声带配合口鼻而发出悦耳的声音,是一种艺术形式
        赵震琳
        武汉市财贸学校  430000
        摘要:声乐是人通过声带配合口鼻而发出悦耳的声音,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通过声音实现情感的表达。其中做好情感的处理对于声乐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艺术的升华。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处理好歌曲的情感,发挥音乐对学生的塑造作用。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其中蕴含的乐理知识,教导学生控制气息,再练习用正确的呼吸来表达歌曲情感,进而根据不同情感的需要调整优化音乐变化,处理好歌曲结尾。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歌曲,体验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内涵和情感,与歌曲产生共鸣,才能酣畅淋漓的进行演唱。长此以往,也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演绎更加精彩的歌曲,给听众带来身临其境的音乐意境。基于此,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来探析歌曲情感的处理,以期推动声乐教学和学生发挥。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中职幼师;声乐教学;歌曲;情感处理
前言:很多著名音乐家都认为我们的声音只是演唱的工具,但还要清楚唱歌和情感的关系,要想唱好情,就要在声音中融入情。深刻把握歌曲中生动的艺术情感和内涵,并将其展现给听众,才能感动听众,陶醉听众,收获较好的预期效果。好的音乐家总能深刻把握歌曲意境和内涵,更能恰到好处的演唱表达情感,在此过程中巧妙捕捉和引领听众心灵,将歌曲中情感带给听众,以情动人。如何做好歌曲中情感处理给中职幼师声乐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演唱出情感呢?通过笔者研究总结,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理解歌词的内容
        不同的歌曲蕴含的内容和情感都是不尽相同的,哪怕同一类型的歌曲,歌词内容和意境都不一样,它们都是经过作者长时间的艺术创作,更是作者情感,对世界和人生思考的结晶。因此,要做好对歌曲的情感处理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了解作者创作情况。否则演唱者无法以声动人,对情感的把握也不那么精确,或做作,或情感较少。例如女高音独唱《眺望》,教材中对于这首歌曲并没有明确注明作者创作情况和情感,只有歌词和节奏,如此正可以作为理解歌词内容的教学。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以根据歌曲节奏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歌词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词内容中蕴含的情感,一时间课堂上议论纷纷。部分学生认为演唱速度应该适中,节奏较缓,情感沉重;而另一部分学生认为速度应该较快,节奏欢快,情感应该积极。进而教师可以根据这两种思维进行教学,与学生一起试着根据不同节奏和情感进行演唱,最后通过对比两种演唱总结分析优点哪种方式更适合这首歌曲。最终教师通过相关视频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与这两种方式进行对比。通过思考讨论为课堂教学营造出开放,活跃的氛围,也能更好的理解歌词内容,对歌曲情感的把握也更加精确。
二、歌曲的乐理知识
        不同的歌曲蕴含的乐理知识也不尽相同,在演唱之前能够做到对乐理知识了如指掌有利于做好情感处理。笔者在进行《春风圆舞曲》该歌曲的教学中,虽然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歌曲的节奏,但却往往忽视乐理中的休止符号,忽视这一符号,带来直接的后果是无法表现出《春风圆舞曲》应有的美声风格。

很多学生都有这种问题,因此,教师在演唱时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休止符号所代表的意义,面对休止符时应该如何进行演唱?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就能很快的掌握休止符,更能演唱出歌曲的明快和活力,演唱的感情和风格更加明显。不仅如此,还要注重部分歌曲中的装饰音,例如前倚,延长,下滑等等,唱好这些装饰音都有利于情感投入。例如《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这首歌中最突出的有两个上滑音,这也是该歌曲风格和感觉之所在,掌握了装饰音的演唱技巧,这首歌曲的风格也就立马凸显出来。
三、变化不同的情感
        变化不同的情感就是根据音乐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简言之是歌曲演唱中力度强弱的变化来体现不同的情感,也指演唱中音色的变化。例如《茉莉花》,开头“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是mp、中弱,演唱的时候声音要轻、弱,可以以气带声,这样气息带动声音,声音出来自然就是弱的;接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力度可以稍稍强一点,到“芬芳美丽满枝丫”声音力度到强,然后“又香又白人人夸”声音又慢慢渐弱,然后吸一口气再来“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中强,到“茉莉花呀茉莉花”歌曲的音区渐渐到低音区,声音也随着音区的变低而变弱,这样用气息来带动声音,通过力度的变化来体现歌曲情感的变化,通过对这首歌曲力度变化的处理就更能把茉莉花美的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前学生主要学习内容有美声,民族音乐,通俗流行唱法等等,教学内容丰富,因此要完全掌握以上种种存在一定的困难,做到炉火纯青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教材中对以上唱法的总结也比较简单,而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歌曲音色变化。例如歌曲《草原童谣》歌曲的开头“水蓝蓝,天蓝蓝”因为水是柔的,就要用柔美的声音来演唱,才能表现出大草原的美丽,又因为这是一首蒙族歌曲,所以要用豪迈的感觉来表现大草原宽广、豪迈的景色。所以,歌曲前面一段要唱得连贯,柔美,而后面一段“奶茶香哟,奶酪甜哟”又要唱得俏皮、欢快一些,这样前面唱的连贯、柔美,而后面唱的俏皮、欢快,这样这首歌曲的演唱层次就丰富了,情感表现也就丰富而又有变化,这样处理歌曲的演唱才会生动,才能打动人。
四、歌曲结尾的处理
        歌曲结尾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由弱增强,有逐渐增强等等,无论哪种处理方式都需要保证歌曲感情,不能因结尾而松懈,尽可能实现完美的处理。针对不同歌曲的结尾要采取不一样的方式,因歌而异。例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歌曲结尾应该在高亢,昂扬的变化重复句“毛主席领导打江山”的歌曲声中结束,教师可以通过手势指挥的方式带领学生处理结尾。
结语:总之,歌曲情感的处理十分重要,不能仅仅通过一种方式来实现,要根据内容,乐理知识,情感,结尾四方面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更要通过不同歌曲情感和内涵来处理,真正唱“活”歌曲。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实现情趣渗透,形成完整的音乐。
参考文献:[1]黄海燕.探析中职幼师情感式声乐教学策略[J].黄河之声,2018,18:34-35.
[2]陈玉娇.中职幼师专业学生声乐教学表演能力的培养探讨[J].北方音乐,2020,03:125-126.
[3]邢新田.浅谈中职幼师声乐教学中“情”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135.
[4]鄢琴飞.中职幼师声乐教学中情感体验途径的探究[J].黄河之声,2018,10:80-81.
[5]林燕.中职幼师声乐教学中歌曲情感处理浅探[J].人文之友,2018,(12):44.DOI:10.3969/j.issn.2096-4684.2018.12.0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