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施莹
[导读] 随着全球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也在不断发展
                施莹
        武汉市财贸学校    430010
        摘要:随着全球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关于国内中职院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很少,现有的研究大部分基于大学的改革教育方针,但很少与中职院校的特征和政策相结合。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以此研究中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前言: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最缺少的是创新、具有企业家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近年来,我们的政府不断增加对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支持。作为中职院校,他们当然应该听从政府的号召,专注于培养创新的、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改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下面主要就中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一、创业教育的含义
        创新创业精神教育不仅是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和创新创业精神文化,更是通过聚焦整个社会,以计划创业的企业家群体为目标,培养学生基本创业精神和思想品德,从学生的事业的发展初期,不断培养其创新思维,以此阶段性的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创新和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实践性教育。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是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其目的是通过整个相关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具备创业、技术、社会和管理技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开拓精神的培训。而从狭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通过学习企业知识促进学生直接开展创业活动,学生可以解决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互联网+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很好地与“互联网+”相结合
        与以前的创新和创业精神教育相比,带有“互联网+”培训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更灵活、创新的形式和内容。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精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必须涵盖目前大部分教师缺乏的互联网实践经验。 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学生需要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互联网新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但是,此时的大问题是,很多大学很少提供专业课、相关课程和实践活动,学生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互联网+”应用技术,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
        2、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相对不足
        如果不进行创新和创业精神的资本投资,就很难实现教育、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实践。现在,很多学校还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因此经济支持少,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项目的开发就会较为缓慢。虽然学校都设有创业基地,但是缺少投资合作,而许多学生年轻热心,想法大胆新颖,但没有资金和支持的来源,就会影响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不能正常进行。


        3、创业创新教育的准备不足
        多年来,大学生就业的内在思想是毕业后找到稳定的工作。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升级,许多传统行业的机械化和智能逐渐减少了人工就业的数量。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机会,不同行业的深入融合降低了运营成本和创业风险。但是面对这样的创业环境,学生们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因此,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应跟上时代步伐,导致学生进入了创业的误区。
三、互联网+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考核体系督促,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教育,中职院校需要成立创新创业教育运营委员会来领导、组织、协调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对考核进行完善,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监督工作。运营委员会由学校的领导率领,有校办、教务处、学生处、招毕办、总务处以及中职院校全体学生参与。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运营委员会必须在负责特定日常工作的办公室设有办事处,不断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规划、仔细实施和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在所有部门的配合下,以及所有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
(二)通过各类大赛参加,提高教育的积极性
        目前,新一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入阶段。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停留在形式上,而且修改了教材并调整了课程内容。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互联网+背景之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观念实现更新和改革。因此,一线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探索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育特点在教学中落实新理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而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思想可以通过创业竞赛实现,参与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创新村不过也教学理念,努力建设有效的课堂,并将创新创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切实纳入实践。
(三)整合创业课程资源,形成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不断提高中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学校必须从创业课程资源的整合上入手,以此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中职院校可以开办一系列与提高创新和创业质量及职业培训有关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扩大和完善基础课程的知识、质量和能力培训,创新和创业项目的设计和设计、团队建设和管理、业务计划的起草和项目的展示、创新和创业模拟实践等,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质量,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教育。
(四)建设校内创业平台,实现有效联动促进
        在构建有效创业支持平台的实际过程中,中职院校主要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相关技术完成网络规划,通过互补作用吸收人才,使更多的专业人才能够参与创业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通过有效建立相关专题交流平台。有关学生具有类似的创业目标,可以在交流和交流过程中分享发展资源,有效解决创业过程中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吸收更多的跨国界专业人员有效支持他们的活动。
结语:总之,为了现代社会经济以及学生的发展,有必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有效实施中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学的前提是改变教学观念,加强教育改革,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静月.我国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1).
[2]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