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设的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刘虎
[导读] 高中阶段的生物复习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立足全新视角
        刘虎
        陕西省 商南县高级中学 726300
        摘要:高中阶段的生物复习过程就是师生双方立足全新视角,系统梳理、深化拓宽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教与学过程,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网络化、概括化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并可以灵活地迁移。本文主要分析基于情境创设的高中生物复习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生物;生物教学
引言
        针对不同的复习课内容应创设不同的导学情境,使学生在连接真实世界的情境脉络中识别问题,解决问题;在深度交互中建构知识,迁移知识;在跟踪释疑中拓宽视野,启迪心智,逐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物特点和情境创设的概述
        生物学科是一门借助观察与一系列的实验等方式,探究生命存在的现象及活动规律的课程,生物课程着重研究生命的本质规律,进而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服务。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生物理论知识内容存在非常强的理论性,而且内容十分抽象、微观,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纯理论灌输式教学,会让生物课堂变得十分乏味,学生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师教学节奏,课堂很难达到理想的教与学的效果,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丧失生物学习兴趣。所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重视应用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根据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让生物课程中的抽象知识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并积极转变枯燥的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讨论生物问题,让学生在情绪色彩以及态度体验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生物理论知识体系,进而提升生物课堂学习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学思维情境创设策略
(一)联系教材内容,创设生物学习情境
        根据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思维情境的创设。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适当的增加教材内容的灵活性,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物知识。比如,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可以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这有利于学生在生物课堂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生物体化学元素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生物教材进行了解与学习,进而自主学习、探索生物教材中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元素。
(二)提供事实性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概念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是指客观的具体的现象、可信的实验数据或者实物名称、术语知识等直接概念。概念性知识是对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包括类别与分类的知识,原理与概括的知识及理论、模式与结构的知识。古语说“引马池边易,使马饮水难”,一轮复习中,为了让再次来到池边的马儿依然对池水充满期待,一种可行的做法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用事实性知识引导学生构建与课程相关的概念性知识。

例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复习课前,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伴随着“60后”成长的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视频片段描述红军长征时期,留下来坚守的游击队缺盐,没有力气打游击战,潘冬子很机智地把盐化成水,粘到衣服上,躲过敌人的盘查。“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在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画面中,提问:水烧干了,锅底剩下的是什么?盐为什么那么重要?课中,学生拽紧手中的遥控器争夺话语权,相互补充、纠错;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并查找教材佐证自己的观点;利用白板功能分别绘制正常情况下和食物缺盐情况下的动作电位曲线图,解释曲线的起点、终点、拐弯点以及与横坐标相交的点的含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一边讨论一边以小组为单位构建思维导图,并拍照上传,教师当堂评价赋分——学生在动机阶段形成的期望此时得到了及时的强化。
(三)构建生物知识网络,加强生物知识的联系性
        高中生物在情境教学法的持续应用过程中,将形成全新的教学思路,学生也会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逐步感受到生物教学的趣味性与现实性,能够从实际生活中直接寻找相关的生物知识。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以后,教师应当对情境教学展开进一步的创新与延伸,主动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思维。在现阶段的高中生物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在于对各类知识点的记忆上,由于生物知识过于繁多且复杂,很容易出现混淆或者模糊不清的状况。对于这一状况,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情境创设,联系不同的生物知识模块,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生物学习网络,将所有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的时候,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教师应当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直接感受这一知识内容的现实意义,将相关资料展示给学生,杂交水稻便属于学生接触较多的现实事物,在加以学习和理解的时候也较为容易。
(四)通过生物实验,创设生物学习情境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验证性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就验证性实验的部分内容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检测植物组织中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实验”中,可以创设生物课堂情境。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生物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生物课堂情境中进行实验、学习,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可以设置一些提问,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思考,例如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物,有哪些食物含糖类比较多?哪些含蛋白质比较多?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让学生在实验中更集中,也能促使其在课后积极查阅有关知识内容,进而有利于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结束语
        总之,复习是整个教学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消化与巩固,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笔者力求将教学意图蕴藏在一定的导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在旧知与新知的衔接、感性与理性的渗透、理论与实践的跨越中,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和学科素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加斌.把握情境创设技巧激活高中生物课堂[J].读写算,2020(27):67.
[2]钱升超.增强生物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黑河学刊,2020(3):37.
[3]郑承印.科技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2020(10):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