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基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在当前高职扩招发展背景下,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形成良好适应效果,针对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极为必要,其中校企协同育人理念的融入运用就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手段,应该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即重点围绕着校企协同育人理念下的高职扩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从该理念的应用必要性及其具体策略入手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
关键词:高职扩招;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改革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伴随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扩招成为重要发展特点,在高等职业院校大量扩招背景下,自身教育教学压力明显增大,这种教学压力不仅仅表现在师资力量上,往往还和教学模式有关,基于该背景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极为必要。为了促使高职扩招专业教学改革具备更强适应性和高效性,注重引入运用校企协同育人理念成为有力手段,应该引起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
一、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在高职扩招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
(一)有助于解决扩招压力
在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大量扩招背景下,各个扩招类专业的教育教学难度更大,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学资源,都面临着较大压力,如果单纯依靠高等职业院校自身教学平台,往往很难形成理想教学效果。基于此,在高职院校扩招专业教学中积极引入运用校企协同育人理念成为重要解决手段,依托该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无论是采取何种校企合作方式,往往都可以充分运用企业方面的教学资源,将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较高教学压力部分转移给企业,以便形成较为理想的教学适应效果。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扩招不仅仅表现为学生数量的增多,往往还表现为学生培养要求的提升,需要确保相关职业院校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以此更好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在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应用下,企业和高职院校能够围绕着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综合培养,尤其是在学生面临的培养要求方面,企业往往会比高职院校更为专业,进而也就可以促使自身培养方向更为准确适宜,在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技能方面,企业的参与价值更为突出,保障了相应毕业生能够具备更强岗位胜任力,规避了传统高职院校单一教育带来的问题。
二、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理念的高职扩招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教学任务
在当前高职扩招专业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形成良好的教学改革成效,同时确保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得到优化落实,首先应该积极关注教学任务的明确,针对新形势下的高职扩招专业教学要求,准确掌握相应教学目标和任务,以此更好指导后续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落实。在教学任务明确中,除了要准确掌握当前社会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提出的多方面诉求外,往往还需要将这些诉求具体转化为相匹配的教学任务,如此才能够体现出更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价值。在此基础上,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理念的应用而言,往往还需要针对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教学任务进行细化,确保各方都能够明晰自身职责和任务,以此更好优化自身工作的优化落实,解决后续教学改革践行中可能存在的相互矛盾和冲突问题,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成效,体现更高教学效率。
(二)注重实践性教学
在高职扩招专业教学改革中,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凸显校企协同育人价值,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基于实践性教学课程的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理念的践行应该体现出较强的协调性,要求高职院校以及相关企业都能够开设相应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并且相互之间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协调性,如此才能够更好完成高职院校扩展专业学生的优化培养。一般而言,根据教学任务要求,首先应该在高职院校内开设相匹配的实践教学课程,促使学生在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能够依托高职院校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初步简单实践,形成较为理想的及时理论和实践结合效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充分实践训练,力求从具体工作入手,分析了解相关技术如何应用和践行,进而也就可以表现出更强的实践技能训练效果,解决了教学工作紧紧停留在理论方面的问题。一般而言,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两方面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应该能够占到教学总课时的2/3以上,如此才能够表现出更强的技能培训效果。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理念进行高职扩招专业教学改革,往往还需要注重从师资力量入手进行创新优化,以此解决当前高职扩招背景下出现的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好丰富师资队伍,确保学生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优化培养。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而言,必然也就需要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通力合作,围绕着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培养的相关技能,从自身出发,选择相匹配的专业师资力量,确保后续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得以优化落实。从高职院校方面来看,往往师资队伍的构建不会出现较大难度,可以在原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扩招发展趋势,合理招聘一些新的师资力量,以此不断优化自身教师团队结构,解决当前出现的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当然,针对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同样也需要切实做好培训工作,要求其能够与时俱进发展,尤其是对于该专业的一些新技术,更是需要及时掌握,以便更好完成自身教育教学任务。从企业方面来看,其同样也需要提供对于高职学生培养的师资力量,尤其是在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训课程时,更是需要积极组建良好的师生配对关系,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企业中有专门的教师帮带,以此形成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维系企业中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落实。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中的师资力量以及企业中的师资力量,往往还需要进行积极协调,确保相应教学任务较为协调有序,能够较好实现对于学生的协同培养,尤其是在学校教育偏理论,企业教育偏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两个老师之间的协同教学至关重要,力求更好规避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问题。
(四)创新考核机制
在当前高职院校扩招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调整,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而言,除了要切实做好教育教学过程的创新优化外,往往还需要高度关注考核方面的创新转变,要求能够转变以往教学考核中单一高职院校方面的考试方式,能够积极引入企业在考核方面的作用,针对学生形成双方面综合考核评价。在企业方面的考核中,往往能够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状况,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分析考虑,如此也就必然可以形成良好的评价效果,有助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反馈,促使其可以及时弥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高等职业院校扩招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为了较好适应该趋势,且有效实现对于学生的优化培养,贯彻运用校企协同育人理念至关重要,如此也就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合力,在全过程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优化最终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徐文庆,刘少华.以协同育人理念推动高职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30):159.
[2]马小红.以协同育人理念推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探索[J].时代教育,2018(13):50-51.
[3]邱远,何新安.基于协同理念的高职院校“政园企校”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实践——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200-203.
[4]朱艳,张亚萍,于雯,陈静.以协同育人理念推动高职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6):138-139.
[5]朱艳,李曙生,张斌,徐步荣,曹元军.以协同育人理念推动高职校企合作探索——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2):68-69.
基金项目:广东省2020年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高职商贸类扩招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GZKZ2020066
作者信息:广东,广州,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王凤基,研究员,1965.2,江西高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