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张博艺 朱燕娜 吕畅
[导读] 本文着力于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张博艺  朱燕娜  吕畅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摘  要】:本文着力于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六个层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课程管理体系,以培养“新时代”合格建设者。
       【关键词】:新时代;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
       一、研究背景
       十九大的召开,向世人宣告中国进入了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教育强国”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在应用型专业建设上,虽然在教学工作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但在教学实效性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教学改革亟需进一步加强,以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就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要培养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工作重点在于构建一套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的课程管理体系,以符合新时代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质量往往取决于课程的质量、教师授课能力和管理体系的科学运作。虽然各高校都有一套属于自己教育特点的课程管理体系,但评价标准的层次性、针对性不强,这就需要不断的创新、改革和完善。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水平,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素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培养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的专业课程管理体系是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中之重。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案
       (一)搭建精品课程管理体系
       精品课程代表专业的最高发展水准,需要搭建科学的管理体系以保障精品课程建设。在学校层面对精品课程提供各方面政策支持,包括引进师资人才、多媒体网络资源开发、实训室建设以及教材的编写等;教务处负责根据各个专业的新教学目标,组织人才的培训计划的构建、审查归档;专业课程教研室根据专业教学目标安排适当数量的特殊课程培训或课程观察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负责人牵头制定课程建设计划,并带领课程团队根据课程开发要求进行系统的课程和教学上的设计;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加强专业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网站等建设。
       (二)明确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应在健全的组织保障机制基础上,建立三级管理体系,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三级管理体系包括专业带头人、课程模块负责人、专业课骨干教师,各层级分工明确,讲练结合,专业方向特色突出。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对高校教师队伍配备要求搭建,队伍结构合理完整,理论与实践匹配度高。在建设中不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整体学历结构,组织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学习,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发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教授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深挖教学实践资源,提升三级课程建设水平。


       (三)把握课程建设方向,抓好各课程模块建设
       专业带头人指导课程建设方向,着眼于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提供“通识教育”基础的管理学、经济学等一系列课程,以满足学生对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的需求。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通过校外校内结合的社会实践、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校企融合等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共有六大模块,主要围绕组织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这条主线,根据分类整合和专业逻辑的原则,把六大模块归类为招聘培训模块、绩效管理模块、劳资管理模块,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四)整合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模块负责人要依据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一系列课程标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及时补充学科的前沿知识。根据行业刚需标准统一选取教材,根据课程建设所需编写课程的讲义、教案和教学课件,规范“教学五带”材料,凸显教学课程资源的专业、实用性。加快对课程资源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设立专属教学平台网站,教学资源库、课程答疑解惑专栏等,并将专业所需资源共享到专属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利用好网络学习平台在线研讨。
       (五)加强课程教学信息化,共享优质资源
       强化在线教学平台与网络数字媒体教学资源的普及与应用,促使课程教学网络化建设。为进一步普及专业网络课程的建设,学校应加强网络化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局域网的设施优势,建设专业网络教学平台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库;积极推动线上交流平台、网络教育以及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促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六)立足专业人才培育,强化校内外实践合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中如何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由于人力资源部门的特殊性、保密性的特点,面临见习难、效果不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立足专业人才培育,强化校内外实践合作,优化课程实践平台。以H高校独特的“产教融合”模式为例,在校内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事部+产业集团实践基地”实训模式;在校外增设多个培训基地,开展“校企”联合合作,协同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工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
       四、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对合格接班人提出新的要求,这也要求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根据“新时代”要求,不断发展创新。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管理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是在结合时代发展、社会人才需求、新技术新思维、区域发展特色基础上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希望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提供建设思路和方向指引。
       
       参考文献
[1]孔繁敏.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凌峰王朝举.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J]现代职业教育2012
[3]赵红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4]刘福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途径[J].高教论坛,200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