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个性化发展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1 崔芝彬1周耿震 2指导教师:祁颜荣
[导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1 崔芝彬1周耿震 2指导教师:祁颜荣
         1山东协和学院 计算机学院 学生
         2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造就一批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建设人才队伍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非常明显并且最具有创新与创造力。因此,实施个性化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个体创造性能力的改变同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引言:总体说来,中国未来的经济及社会结构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主要取决于青年一代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在青年群体中,大学生是接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员,因此成为大力推进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在此前提下,对具有很大创新创业潜力的大学生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造就出一批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才可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队伍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非常鲜明,因此最具创新与创造力。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涵
        总体说来,个性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培养学生的完美个性,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也是针对目前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方式。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市场更需要全方位的综合性人才,而纵观我国的传统人才培养理念,不难发现明显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性。若想理解个性化教育的内涵,首先就要摆脱忽视个性化及个性发展的观念,从而形成尊重人的个性及其全面发展的新观念。个性化教育11种一个体自身为目的的教育方法,具体来说有如下特点:①个性化教育,具备教育的人性化与人道化;②个性化教育,具有教育的个别化;③个性化教育,最具备当代教育的重要特色;④个性化教育,具备培养个人良好素质全面发展的特点。个性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有效成立与确立,大力培养个体独立人格与积极健康发展的心理品质,充分发展个体的潜能并实现个体价值。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能力,具体指在技术领域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能够不断提供出具有经济效益、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以及发明的能力。创业能力,指具备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中能够专注于理解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新的生产过程的能力。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具体指大学生活大学生团队从事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开展所具备的能力,比如在进行创业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风险意识能力以及经济分析能力等。总体说来,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既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同时又兼具优质创业潜能的综合型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注重创新型思想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验探索能力以及学习的批判性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根据我国的国情,通过高校的创业教育与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大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整体目标,所以要积极转变观念,让学生能够掌握自谋职业的基本技能。


        三、个性化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个性化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就是个性化教育,如果缺乏个性化教育那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是无稽之谈。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发展实现自己的个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创新型思维,独立思考与研究的能力。个性化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个性化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若想激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就需要促进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的有效形成。因此创新创业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为:为了让大学生具备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要努力培养学生个体的独立人格与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在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影响下,培养大学生具备积极的心态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为创新创业工作开展形成良好的素质;为了让大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需要充分发展学生个体的潜能与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让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并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化发展。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进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拓宽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实践的渠道,同时也可以丰富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方式。待高校的个性化教育优势逐渐凸显之后,逐渐提升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对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提升起到极其有利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从思维认识转向到实际行动中。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经历对问题的发现、对问题的思考、对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中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传输,同时也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正确审视自己在发展中的不足与长处,并要找到自己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自身的特点。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个性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的完美个性。现代教育提出的尊重个体独特性与差异性原则的个性化教育,就是以提供多样化教育的资源和自主选择为主要手段。所以,必须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对大学生实行创新创业的培养,可以让他们对自我认知更清晰,能够充分发挥并激发大学生个性化认知的作用,同时还能对高校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起到推进作用。因此,而个性的发展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形成具有同时性与共生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予充分重视,只有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积极探寻有助于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创造利于创业能力,才能使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金艳.个性化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08):121-122.
        [2]刘献君.在不断减九探索中深化大学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7(06):225-226.
        [3]魏文斌.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1):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