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金建銮
[导读] 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金建銮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古河中心小学 224400
        摘要: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认识社会,产生是非观和人生观的萌芽阶段,重视他们的素质教育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展开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本文围绕该话题展开了深入性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经济事业与教育事业是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设备支持,而教育事业的巨大进步又在源源不断地为经济事业输送着大量的人才。小学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们的教育启蒙,而且奠定了其人格的发展方向。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小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要筹划并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谓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将积极的正确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一、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高小学班主任及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较于其他种类的教育工作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承担着非常艰巨的社会责任和教学压力。因此在日常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不断的学习相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充实自己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二)改变小学班主任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育环境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诉求,从自身的角度来要求他们的言行举止。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明了的指出这一教育方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与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小学班主任也开始慢慢的吸收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诉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且有利于维持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二、小学班主任应当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一)班主任充分展现示范性作用
        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停留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对他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在日常师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约束自身的语言行为,力求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回首过去,我们会发现小学现在的孩子往往会更加信赖和依赖教师,他们以得到教师的表扬为傲,得到教师的批评为耻。如果我们想要孩子们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形成什么样的习惯,那么首先作为教师一定要具备这样的能力,能够给他们起到一个模范带头的作用。尽管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和认知水平都与教师不在一个层次,但是教师必须要给予其充分的尊重,这样才能使两者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设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进行潜在影响
        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们的心理变化,使其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和谐友爱的班集体的方式来创建出一个美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交流,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组织有益有趣的班集体活动
        适当的设计并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不仅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其班级凝聚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而且能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团体意识。小学阶段的孩子社会经验比较少,自我意识比较强,并不具备非常强烈的团体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并开展一些集体性活动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们的团体意识,这可以有效的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比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与网鱼的趣味游戏,这个游戏不仅操控起来比较容易,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经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们的实践次数和体验情况。在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班主任会忽视实践教学的内容,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枯燥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亲身实践的效果远远大于反复说教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联合学校与一些社会机构进一步加强联系,然后定期带领学生们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亲身实践之后,学生们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结束语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比较新颖,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教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们的心理水平,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任宏宽.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8(6).
        [2]吴堃.浅谈如何实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
        [3]王永花.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