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 司朝霞
[导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在高校教育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司朝霞
       南阳师范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在高校教育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控。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在高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科院校教师应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专业课程进行授课,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充分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新建本科院校
       引言:要想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最关键的就是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高校学生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同时多元的社会文化也对当代高校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也逐渐显现出了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学生的扩招导致涌现出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能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在大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因此不能较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日常学习和人际交往当中都能够显现出学生的心理困惑,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心理状况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同时也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属于不同的两个学科,在授课时存在着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不同。
       1、在教学内容方面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以心理学的知识作为基础,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友等各方面,使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能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在高校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
       2、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能够发挥出学生的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注重的是个体的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则是应该使学生的社会责任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更加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
       3、教育原则的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是以公开为原则,评价和教育学生的言行和立场,并且肯定和表扬学生正确的言论,及时改正和批评学生错误的思想观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的认识社会发展的现状,同时,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调整与集体之间的矛盾。教师在授课时,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个人的看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都过程中真正的敞开心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三、在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具体实施
       1、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而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能够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顺利开展,为高校学生提供心理调控服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可以帮助学生在高校阶段充分的认识到树立正确观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既能够使学生的品德修养得到有效的提高,确保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我国高校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社会的发展逐渐激发了学生在自我意识和社会适应方面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也凸显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在走入社会时不能准确的认知自身,导致学生在认知方面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2)学生在大学阶段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点,而且容易有较大的情绪波动,甚至在有些时候还会出现过激的行为。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应该重视以心理健康课程为基础,使学生可以准确的区别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不同,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困惑。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3)要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就应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准确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思想观念。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充足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对心理特点有充分的认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对情绪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教会学生对心理情绪进行控制的方法,帮助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2、强化思想政治队伍建设,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要想确保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就应该确保教师拥有健康的人格,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确保教师能够具有稳定的情绪,并且要确保不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发泄个人的不健康情绪,因此这对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品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且可以和学生良好的沟通,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这也就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仅是需要对学生开展,同时也应该注意对教师提供服务,能够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能够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养。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效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能够合理的运用到日常授课当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课程,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确保高校学生既应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应该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规范化的结合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能够更快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深入的探讨课程的结合方式,并且积极的探索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在使学生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有准确把握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点。
       结束语:
       高校的规模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扩大的,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和政治素养的培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和课程内容,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得到充足的体现,同时在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能够为国家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点的心理健康的全方面人才,使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坤.心理健康视角下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评《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04):641.
       [2]杨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7):126-127.
       [3]孟广娟.心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赜[J].新课程研究,2021(09):12-13.
       [4]赵芳.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效应[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1):42-44.
       [5]王芃.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6):87.
       
        作者简介:司朝霞(1987.06—),女,汉族,籍贯?河南南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