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王丽辉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处于人生观及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王丽辉
        营山县化育初级中学校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处于人生观及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的融入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对有效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习惯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正是情感世界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情感教育对其身心成长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渗透情感教育,用情感搭建起一座师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并带领学生走进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1转变教学理念,实施情感教育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情感教育,以适当的手段来吸引学生和教师的目光,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教育的重视,只有这样,在教师与学生都重视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时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作用。例如,在学生方面,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学生朗诵大赛、语文情境表演等比赛,并设置奖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师方面,学生应该进行情感教育的定期培训以及研讨会,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2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宗,提高情感教学的效果。因为在语文课文教学中,课文的内容有所不同,不同的课文其主题思想也千差万别。而要想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蕴藏的情感,仅仅凭借教师的口头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情境之中,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学习。那么当学生亲自体验这个过程,学生对于不同课文的情感思想就会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另外,在课文学习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实际,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
        3通过朗读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经常被教师所用到,乃是一种有效地接受情感教育的方式。但是,许多教师对朗读的应用不够到位,他们主要是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的方式,以促使学生对文章的大概脉络情节有所了解。其实朗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过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刻与否,与他们朗读时的情感流露有着一定的关系。朗读并不是干巴巴的将文章内容念出来,而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中的含义。
        4要通过课文朗读,让学生感知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感
        朗读是一种最能够彰显文章情感的方式,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和作者的深入对话,学生会将自己浸入到作者的文字中去,用自己的口,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选取一些具有朗读价值的文章,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比如,元代著名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本诗通过寥寥几句,勾画了一幅游戏在外漂泊的游戏的画面,充满诗情与画意。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选取了一首合适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伴奏进行诗歌的朗读,学生的声声朗读和音乐,将他们带到了诗人都创造的意境当中。

使学生强烈的感受到了诗人愁肠绞断、流浪他乡的悲凉情怀。
        5通过合理的练习题更好地进行情感教学
        老师只要唤醒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学生也就更愿意积极地投入到实际的学习中,因此,在进行习题布置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多布置一些和情感有关联的习题,确保实际的任务都能够和情感教学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更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内容,也有效的完成了情感教学任务。
        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最后一片叶子》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请同学们充分的思考下,当乔安西知道了最后一片叶子其实是贝尔曼画出的时候,她内心会出现哪些感想?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积极投入小组讨论中,然后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她的内心情感丰富变化,可谓是五味杂陈,是贝尔曼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她会更加感激贝尔曼先生,并且为他祈祷。通过这样的问题设定,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对他们进行了情感的有效渗透,更好地实现了情感教学的任务。
        6借助有效的情境构建进行情感教学
        为了开展情感教学,老师可以应用情境构建的教学模式,通过趣味故事、表演等方式将语文知识以更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也能够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也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情境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愿意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语文,当然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教学情境。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阿长与山海经》时,老师可以先搜索一些相关的故事趣闻,然后构建类似的情境,更好地向学生讲述故事创作背景和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地学习这部分知识内容,比如老师可以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故事进行简单的回顾,让学生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的变化有一个明确的感悟,也能紧随故事的发展而进行情感的变化,这也有助于落实好情感教学任务。
        7开辟以情唤情通道,引领学生的内心情感
        “爱屋及乌”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对语文教师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便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语文学习中。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在学习中更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开辟出一条“以情唤情”的通道,用教师的满腔热情去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润物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情感纽带的牵引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同时,教师还要尽力创设公平、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华山论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促使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升华。
        总结
        初中语文的文章著作中本身就蕴藏着深厚的情感,情感教育又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情感教育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学习方法,是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情感价值,促进对情感教育的深入理解。教师和学生要相互配合,使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让情感教育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武爱秀.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5).
        [2]梁红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