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菁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盐塘九年制学校 615700
摘要:当今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社会日益美好的发展下,互动教学应时而生,逐渐代替传统的讲授型教学形式。开展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利于广大乡村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情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改善语文课堂氛围,师生、生生之间良性互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互动教学模式提出带给传统教学模式很大的改变,如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被动听讲。而互动教学氛围相对轻松,学生变为主体活动的参与者、思考者,主动分析文章和与他人进行交流,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利用互动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共鸣。
一、客观分析目前互动教学的问题
互动教学法自诞生之日起,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客观分析教学现状中显现出的问题,由于未考虑实际情况,只有互动教学的表面形式。很多教师是为了互动而互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交流时都显得关系生硬、不自然,且学生在一堂课上一直参与各种互动体验,难免会出现浮躁的情绪,未走入文章去进行情感共鸣,分析文章不仔细,收获的知识甚少,学习效率略低。基于此,教师有必要结合初中语文课程体裁丰富、蕴含情感等特点、教学资源逐步变好的现状、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互动教学法的理论和应用策略,以便落实到教学实践。
二、探讨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中应用策略
(一)注重知识衔接,引导学生探索
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又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提升。在学习《理想》这一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毛泽东的《长征》,来思考理想是什么,对于毛泽东来说是长征,那对于学生自己来说理想又意味着什么呢?引发学生去联想,并走入文章去感知,加深情感体验,发现作者在描写理想时的优美句子,完善学习过程。
(二)走入文章之中,实现心灵交融
学生是知识探究中的活动主体。
每个学生之间性格爱好、智力因素、生活经验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学生营造起轻松的互动氛围,允许学生去发散思维,尽最大可能将智力共鸣激发出来,实现良好的互动。就朱自清的《春》而言,该篇散文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写照。学生们在品味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读出对自然的敬畏热爱,或是结合生活体验来思索朱自清笔下春的模样。结合学生们的表现,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和升华,使学生印象深刻。
(三)启发学生思维,品味语句之美
轻松的互动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空间里张开自由想象的翅膀,去感受意境之美,去连接生活,积极发散思维,感悟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真谛。
例如,在教授《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时,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感知理解,教师可以设计科普知识交流互动课堂,在课堂上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红色的花朵热情奔放,黄色的花朵浪漫温馨,而蓝色带给人妩媚妖娆的感觉,让学生来想一想花儿的万紫千红是什么景象,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学生们受问题的驱动积极讨论。基于此,可教师可以点明本节课的课题《万紫千红的花》,吸引学生走入文章中,有的学生还在边读边圈画佳句,这样利于学生将知识迁移,运用到后期习作中。
(四)分析文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互动教学不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不是为互动而互动,而是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目的的需要。互动教学的形式既可以师生之间互动,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交流中,启发学生思维,深化学习。举例来说,在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分析词句的表达之意,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了哪些思想情感?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学生在思维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面对学生的交流热情和良好的态度,教师要积极进行点评和激励,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表达的信心和阅读的欲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动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都极其有益。互动教学以轻松、互动的形式推进课堂,此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深深被课堂氛围感染、文章内容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学生就能够通过交互活动,有效地获取知识,提升他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廖永元.互动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作文:教研,2020(4):0059-0059.
[2]姜丽.城乡接合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9,000(006):P.4-5.
[3]方瑾.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9):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