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食育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食礼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0期   作者:刘丽丽
[导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已经今非昔比
        刘丽丽
        温州市第二十五幼儿园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已经今非昔比。民以食为天幼儿的饮食问题,直接反映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今的社会必须要重视幼儿园的饮食问题,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食育主题教育。总书记曾强调,全民健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只有让中国的人民百姓都能够保持健康的生活,才能够促进国家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必须要重视这一人生起点的基础教育教育。但是,我国一些教育机构和家长都没有对幼儿的食育进行过多的教育引导。直接造成了很多幼儿,在这个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阶段,反而养成了很多不好的饮食习惯。另外,饮食教育不仅是教育幼儿,要注重饮食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本文根据我国幼儿园小朋友出现的一些食育问题,分析了以下几点开展食育主题活动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就餐礼仪的意见建议,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饮食;食育活动;幼儿就餐礼仪
引言: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通民众也已经开始注重改善幼儿的膳食结构,促进儿童饮食均衡、健康发展。在如今物质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的社会背景下,幼儿营养不良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很多儿童也出现了营养过剩,喜欢吃垃圾食品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必须要与家长联合起来正确引导幼儿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在如今的幼儿饮食中,很多儿童已经完全丧失了饮食礼仪。由此可见我国的幼儿教育必须要尽快规范幼儿的饮食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利益,促进他们营养均衡,健康成长。

一、幼儿就餐习惯培养的原则

        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必须要通过家庭学校的影响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重视规范幼儿的餐桌礼仪,使他们不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也能够通过饮食学到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幼儿时期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了促进他们能够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就必须要重视餐桌礼仪的培养,通过餐桌礼仪培养还可以,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幼儿就餐礼仪培养要求

        英国有一位家庭教育的专家曾说过:一切的教育都可以通过餐桌而展开。由此可见在食育活动中,学校必须要将餐桌的作用发挥好,大力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在饮食过程中,有时可以就一些良好的餐饮习惯进行讲解,使幼儿潜移默化的养成这些就餐礼仪。
(一)餐前礼仪

首先在用餐前教师要教育幼儿勤洗手,并且在洗干净后要用干毛巾擦干。当然在餐桌就坐前有教育幼儿,做一些餐前礼仪,比如将餐桌就坐的人的碗筷摆放好,将座椅调整好等,最后在入座时要教育幼儿从椅子的右侧进入座位坐下。


        (二)进餐礼仪
在进餐时必须要得到同桌长辈的许可后才开始动筷;用餐途中,不能开口说话,认真吃饭;用餐时要注意嘴上动作不能张嘴咀嚼;用餐时餐具的碰撞要尽量注意声音要小;如果在用餐途中需要打喷嚏,不能面向餐桌,需要转身低头挡住口鼻。
(三)餐后整理
就餐完毕后,要勤快的帮忙收拾餐具,并将桌椅归位,如果需要用纸巾擦拭嘴角也要注意用两只手包住,指尖轻轻擦拭;用餐途中,如果需要漱口要注意,不能大口喝水,取放水杯时也要注意动作力度不能太重。
三、幼儿就餐礼仪培养策略
(一)餐具选用助力就餐礼仪培养
选用瓷碗作为进餐工具。瓷碗本身特点易碎、有重量感,这就使幼儿不自觉地轻拿轻放、小心翼翼,进餐时精力集中。
(二)创设优雅的进餐环境
        环境是一个绝佳的隐形教育资源。餐桌上摆放典雅的瓶花,瓷制洁白的杂物盘,小抹布等,给孩子营造一个VIP的就餐环境。我们给孩子一个尊重、优雅、高品质的环境,孩子在这里学到的也将是高雅的文明。
(三)教师榜样示范引导幼儿
幼儿正处在喜欢模仿的年龄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在用餐时,教师也必须要重视自己的餐桌礼仪,通过良好的教学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形成自身的理解。
(四)在食育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组织食欲活动中有时要善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主观能动的参与到餐桌礼仪的学习活动中,使他们愿意提高餐桌素养。在活动中,幼师可以带领幼儿选择食物,并且参与到清洗、制作、上桌、摆盘的过程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劳动的不易,从而更加爱惜粮食,提高自身的食育素养。
(五)家园共育—家长进课堂
        在幼儿教育中常常有“五天小于两天”的问题,在进行就餐礼仪教育中,如果家园规范不一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现象。所以幼儿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离不开家园观念方法一致。邀请家长以小组形式进课堂,在教授孩子制作简单的食物的同时,家长也在和孩子共同学习进餐的礼仪,从而让家长把我们幼儿园良好的礼仪氛围带到家里去,家园一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礼仪。
        结束语:“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食育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在改变,就餐礼仪的教育已悄然渗透到孩子的心里,渐渐成为常态化的生活。值得欣慰的是,我国教育部门认识到食育对于我国国民的重要性并已经逐渐开始推广各年龄段学生的食育课程,家长也逐渐认识到幼儿饮食礼仪的培养的重要性并给予高度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所幼儿园都会有一整套完整的幼儿食育体系及活动,来帮助幼儿更好更健康的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培养完满的人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姗音,王盼盼.幼儿园食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进餐礼仪的实践研究[J].大观(东京文学),2017,000(007):P.246-246.
[2]季红珍.幼儿园食育主题活动开展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20(3).
[3]蒋行亚.运用食育主题活动对幼儿饮食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