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香艺
广西灵山县新圩镇中心校 535412
内容摘要:一、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1.缺乏激情,信心不足。2.相信教材,迷信教师。3.被动接受,缺乏自主。4.观念传统,只教不问。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1.实施因材施教,让学生想问。2.创设和谐环境,让学生敢问。3.转变教育思想,让学生乐问。4.传授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可见,小学阶段学习数学不仅是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便是“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学会提问,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在现实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提问,学生答;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十分普遍。通过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中缺少、甚至就根本上没有问题意识,以至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不会提出问题,更谈不上提出有创意性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意识和质疑意识,是摆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面前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
1、缺乏激情,信心不足。
这部分学生多数是学困生,思维迟钝,注意力容易转移,他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愿举手回答,不知思考,表情发呆,缺乏激情,竞争心理不强,怕回答错受同学嘲笑,他们在课堂中问的少,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对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表现得信心不足,不敢回答,让他们提出问题更是难上加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害怕心理,有问题不敢问。
2、相信教材,迷信教师。
大部分农村学生对教材和教师过于迷信,认为教材和教师所讲都是正确的。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把教材和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视为金科玉律,学生对公式、定律、例题的正确性和教师的权威性不敢怀疑和反驳。这种传统“唯上唯书”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抹杀了学生的怀疑精神,使学生心中的凝团止于教师和课本的权威,是对学生创新激情和问题意识的一种扼杀。
3、被动接受,缺乏自主。
本人曾多次到农村小学听各种研究课、示范课、公开课,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争分夺秒地讲重点、讲难点,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静听和接受,疲于完成各种课堂练习,学生根本没有思考和提问的时间,自然形成学生消极的、被动的学习心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缺乏提问的时空,缺少自主探究的机会,则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将成为必然。
4、观念传统,只教不问。
经调查发现,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特别是教龄较长的教师认为,课堂上提问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只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的按照所设计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学生就可以理解和掌握所教学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学生提不提问题并不重要,教师只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生思维过程,教师只注重讲解而忽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教学观念也是学生问题意识缺失原因之一。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实施因材施教,让学生想问。
(1)对学困生要多关爱鼓励。
农村小学大部分学困生思维迟钝,性格内向,对学习缺乏激情,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答的少,问的更少。对待这类学生,要着重激励、表扬,教师应优先提问,有意识地提一些易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先培养起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然后,在小组讨论时,让小组长多让其发表意见,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在大家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并对他们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思维训练得到启发,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学习信心得到提升,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了。
2、创设和谐环境,让学生敢问。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思维得到充分且快速地运转。因此,我们农村小学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亲近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民主平等、快乐融洽的教学氛围,造就和谐课堂以及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并相信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鼓励学生大胆质凝,求新求异,像这样“万事俱备只欠提问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走出“唯书唯师”的阴影,消除学生有问题不敢问的心理障碍,从而又能为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能性。
3、转变教育思想,让学生乐问。
(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乐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本人认为,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平等地与学生进行经验、知识、情感的对话与交流。其次是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和成功者。成功的体验会让学生感受到提出问题不只是解决了心中的凝团,更是新一轮挑战的开始,它会激起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契机,让学生体验强烈问题意识所带来的胜利和愉悦的感受,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4、传授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
(1)教给学生基本的提问方法
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坚持民主教学,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教学情境,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学生在某个问题回答后,教师要顺着其思路对问题进行追问,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根据教材所讲内容和学生思维方式,让学生逆方向提出问题,如教学“比的意义”时,当学生知道比的后项不能为0后,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反问:在足球比赛中经常出现2︰0和3︰0这样的比分,为什么这些比的后项可以是0呢? 再次,教师可改变原问题或条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学习“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平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不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还平行吗?”。通过经常这样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培养。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为正确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时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总结和运用,真正使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行之有效,从而使学生养成好问、多问、善问的良好习惯,必能使我们农村小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