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波
莱州市云峰中学 山东烟台 261400
摘要: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多数教师并未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味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教师还会抱怨学生不好教。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持续深入,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方式进行反思,积极引入问题导学法,不断提升教学的成效。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引言
问题导学法具体来说是将教育教学知识转化成问题,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来进行学习.从内涵来看,问题导学法的主要特征是将教学内容转化成有效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习得相应的知识内容,强化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初中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突出的特征在于理论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导学法的概述
所谓的问题导学法就是指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利用问题来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并通过一个个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启发,逐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当,对学生开展较为形式化的教学,将教学过程进行固定化,忽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训练,不仅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还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给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入法,是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可以有效改变当前数学教学的问题,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运用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数学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应用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都放在应试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求学生完全按照书本上的要求进行学习,不允许学生对数学结论进行质疑,也不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导致学生沦为学习考试的机器,缺乏自己的意识和想法,不愿意进行数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只注重对结论进行记忆,导致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就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观察、思考、探究和创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合理运用
(一)激发学生思考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
数学这门科目本身便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进行数学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若是不存在问题,那么数学也很难取得进步,若是设置的问题不够有效,学生思考也不积极主动,知识掌握也很容易出现问题。教师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去,必须重视问题的提出,数学知识和问题有着直接关系,问题导向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方向正确。
比如,提问时可以运用学生身边的数学,这种情况下,学生为了更好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也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思考。学生努力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这种让学生思考的方式取得的学习效果要远远超过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知识也会更加地主动,掌握程度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提升导入问题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问题导学法得到了许多教师的关注,一些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积极应用,但效果并不是太明显,通过研究与分析可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么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习水平,要么就是过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与教学重难点没有多大联系,失去了提问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设置的问题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这才符合实际的教学需求,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既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来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丰富多种提问模式,创设问题情境
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提问的模式,给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思考情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应用数学问题导学法,可以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通过提出不同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从而拓展数学教学范围,开阔学生的数学眼界。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针对数学知识应用问题导学法,利用各种问题来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启发,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锻炼,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利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与小组成员进行数学问题的研究,在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回答,从而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探究思路进行有效激发,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作用。
(四)具体问题设置中,加强师生互动
初中数学知识大多是偏于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对于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注重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讨论交流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导向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习得,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同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讨论,对于学生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着重讲解,以此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意义重大。为此,数学教师应深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而顺利实现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福财.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45):52.
[2]雷慧芳.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45):50.
[3]李小平.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黎文辉.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36.
[5]穆振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3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