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合作课堂构建相关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0期   作者: 覃冰灵
[导读] 合作课堂指的是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相辅相成的一种新颖的课堂形式
       覃冰灵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市第五小学 531499
       摘要:合作课堂指的是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相辅相成的一种新颖的课堂形式。课堂中,教师是主导者,利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之上;学生是主体,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探究学习到各种新知识。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指导下学生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课堂、构建策略
       新课标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鼓励教师采用多样的充满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笔者长期的观察发现,当教师在课堂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探究时,学生对于该知识的掌握往往更加牢固且能够灵活变通。合作课堂使用较多的教学方式就是小组合作,但是合作课堂中包含的也并不只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其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同样属于合作课堂的范畴。本文就合作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合作式课堂展开讨论。
       一、合作式课堂出现的问题
       由于新课改中提出,建议教师采用互助交流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众多小学教师开始重视在课堂中使用合作这一元素。但是毕竟众多教师面对合作式课堂还是一个新手,在很多过程的控制以及教学掌握方面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出现。
       1.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一些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了合作的因素,但是却未能够明白合作的目的以及作用,单纯的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一些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可以通过提问完成的问题让学生短暂的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答案,这样的方式表明上看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但是实际上短暂的时间、简单的问题也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面对老师的要求,象征性的进行了小组交流,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提升。还有一种为了合作而合作的情况就是,一些教师只在公开课才会组织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小组合作。在平时课堂中仍然采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没有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和时间。
       2.没能意识到合作的作用: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还不成熟,流于表面工作未能挖掘实际。小组合作旨在通过小组同学之间对同一个问题的交流,发现各自不同的看法从而了解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向。同时在此过程,教师在倾听各个小组讨论过程的同时能够了解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误区以及问题进而集中进行解决。

教师面对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没能让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就急于追赶进度停止了学生的讨论,在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后就进行了下一个环节,没能够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各个小组之间互相讨论的过程,教师将重点放在控制班级纪律、指导学生如何顺利讨论而忽视对小组讨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注意。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没能意识到小组合作对于课堂的真正作用而出现,若教师能够意识到小组合作到底对课堂意味着什么,也便能够在不断使用中不断地进行改进。
       二、如何构建合作式课堂
       1.利用合作式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数学兴趣会在集体性的合作中得到高质量的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低,觉得数学难,数学课堂中有时也无法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当利用合作式课堂教学以后,学生会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专注自己、专注知识,从而提升对于数学知识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公式这一节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为学生提供可拆卸的圆柱体模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模型的认知总结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小组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尽量让每一个小组选择成员解释他们的讨论过程以及结果,学生小组之间通过不同的交流对自己的思路认知也有重要的帮助。在此过程,不仅有学生合作的元素而且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学生的兴趣也会更加强烈。手动探究是非常有效的小组合作的方式之一,将合作探究相结合,在此过程学生动手动脑、各抒己见,对圆柱表面积公式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2.利用合作式课堂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合作就会有竞争,这是自古以来就不变的命题。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养成也需要在合作的基础上渗入相关的竞争因素,让学生意识到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每个学生都能够为自己的小组而去争光。这样的方式在合作式课堂原有的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加上竞争,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方式更为强烈。例如,在学习相关的四则运算以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比赛。四则运算是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数学学习内容,大量的口算习题难免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竞争比赛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笔者,在课堂中提供了大量的口算习题展示在多媒体中,然后分小组,小组成员之间接龙进行计算,看哪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准的计算成功。这样简单的游戏设置,让课堂变得有趣的同时学生得到了计算能力的锻炼。
       合作式课堂的构建策略多种多样,只要是能够促进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课堂都可以称之为合作式课堂。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教师应该去学习多样的教学方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尝试新颖的课堂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吴顺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析[J]. 新课程(上), 2017(22):146-146.
       [2]李丙伟.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之小组合作[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8):112-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