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努尔·亚生
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 新疆 喀什84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不仅仅需要成绩好,还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下,学校开始全面贯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中职生作为学生中的庞大群体,素质的高低也一直受到大众的关注。本文将针对如何利用德育课培养中职生自律能力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德育课,中职生,自律能力
引言: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在后期的学习中不断培养和形成的,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德育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学校要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群众的力量,让学生中的班干部起带头作用,让其他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向做得好的同学学习,提高自身的自律性。
1.中职学校学生自律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小,正处于逆反心理较强的阶段。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考上高中或者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来到这里,在学生心中或多或少会产生消极情绪。中职的学生也普遍存在着自律性不高的情况,尽管学校为此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但是自律是根源,如果自己没有意识到规范自我的重要性,外界怎么规范都起不到根治的结果。自律能力是学生学习工作的基础,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因此,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中职学校学生自律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自身的问题
2.1.1思想不成熟
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看法过于片面。学生以为自己追求的是特立独行的个性化,和别人与众不同,想引起别人的关注,这也是学生思想单一的表现。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很有自己的主见,想法多,一旦形成自己的想法,就很难接受别人的看法,不容易服输,有较强的好胜心。
2.1.2身心发展不均衡
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但是还不够完善,可塑性强,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容易模仿别人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措,冲动性倾向较强,没有正确的引导容易养成一些坏的习惯。
2.1.3环境影响大
中职学生大都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够融入社会,常常以自己了解了一些新鲜事物感到自豪,但是由于学生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有限,容易沾染社会中的一些不正之风。同时,学校中的学生是来自于不同地方的学生,在大家共处的学习生活中,容易相互影响。
3.提高中职学生自律能力的措施
3.1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中心
自律能力是道德水平的一部分。根据发现,拥有不同道德素养的人,往往自律能力也是大有不同的。要提高德育的效果,除了要给学生不断的普及德育的知识以外,还需要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的探索,实现不断的升华。
3.2根据德育课的特点开展自律教学
要抓住不同的德育课的特点,将其和自律有效的结合起来,使老师在讲解德育的同时,自然的将自律相关的内容穿插其中,使自律的意识潜移默化的深化于学生的脑海中。这样也能避免学生对课程产生抵触,枯燥的情绪,有利于提高老师讲课的效率和达到教学目标。
在职业道德课程的讲解中,老师可以从一些小的例子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到诚实守信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说下自己所知道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然后老师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撒谎,讲诚信,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在讲克己奉公的时候,能联系到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贪小便宜,不占便宜,不攀比。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目的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区分主观和客观唯物的辩证分析,教会学生能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事物,提高学生的眼界和心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何为矛盾,让学生在辩证思想下养成遇事不动摇,坚定自己的信念,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在语文诗歌等的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多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要更深入的探究的欲望,通过讲解"吾日三省吾身"所包含的意思和其背后的典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向古人学习,也能学会自我约束,自我反思。
3.3 优化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都只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讲解,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不注重学生是否已听懂,老师的引导性不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较少,导致学生对德育课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认为德育课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迫在眉睫的。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特点不同,老师可以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采取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比较具有推敲琢磨意义的话题,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同学们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丰富自己的想法,起到延展思想和辨别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的思想较局限,老师应当层层设问,起到引导的作用,带领学生不断的探究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3.4将教学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
通过课堂上的不断讲解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还是有限的,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老师的讲解方式,环境氛围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升华学生的自律能力,养成自律的意识和习惯,学校可以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长见识。通过定期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明确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职责,并从多维度制定奖励惩罚措施,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每个人的自律意识。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这样能得到比书本上更多的感悟,也更能激励自己向优秀的人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能力。
结束语:
中职学校德育的重心在于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学会自理,自强,能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职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素质,这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这要求学校老师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老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寓教于乐,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长海.经典自律理论对新时代学校德育转型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4).12~17,25.
[2]潘媛.中职德育课政治认同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以"人生价值贵在奉献"一课为例[J].职业教育,2020,(6).76~77.
[3]赵磊.核心素养视域下职高德育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