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0期   作者:崔安璐
[导读] 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在加强,然而心智还未成熟,对待很多事情没有坚定的立场和态度
         崔安璐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寨郝中学256500
         摘要: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在加强,然而心智还未成熟,对待很多事情没有坚定的立场和态度,心理常常产生矛盾冲突,教师应对其做出适当的干预,帮助其解决矛盾。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释放学生压力,缓解不良情绪,提升学生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品质。初中体育教师应不断的探究和实践,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锻炼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初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抗挫折心理教育;实践
引言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是一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或是短期内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或是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等等。毋庸置疑,挫折会让学生感到沮丧、难过、失望、伤心,这些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但形如一枚硬币有两面性一样,挫折除了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之外,它也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大的价值,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去看待挫折,其考验的就是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这也是学生成长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
一、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缺少认知和关注。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空间能力等等与大脑有直接的关联,而体育锻炼过程中为大脑输送了大量的氧气,让学生时刻保持大脑的清醒和活跃,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个重要的身体保障。现阶段的初中生,由于学业的加重学习压力往往很大,但是他们正值叛逆、敏感时期,情绪不能很好的掌控,遇事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因此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及合作竞争意识等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的实践
         (一)基于个人经历的事件讨论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体能素质各不相同,他们对同样的训练内容与强度,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轻松,有的学生则不然,这是个体体育锻炼的差异,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通过鼓励学生们分享与讨论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对学生进行抗挫折心理教育。以长跑为例,有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跑步时,到后半段会力不从心,如果要提高速度,则会表现出身体非常不适,比如喘气很厉害甚至有呕吐等现象出现。这种不舒适性也成为了羁绊学生挑战成功的因素,对学生来讲,这就是体育锻炼中出现的挫折。挫折当前,该如何去应对呢,上面提及到,抗挫折心理教育就是正视困难,而且还要想办法解决和克服困难,把困难变为推动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比如,该如何去突破长跑的技术要领,是整体跑步节奏的控制,还是呼吸与肢体之间的配合,是加强自己的耐力训练,还是平时补充营养摄入增强体能等。通过思考问题,寻找办法,有针对性地尝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长跑中出现的生理极限等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长跑中身体会出现的不适状况,让学生对长跑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使学生能够充满信心地向挫折挑战。
         (二)举办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爱好。教师要积极进行创新与改革,增加多种类型及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各种体育运动中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同时心理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中组织体育竞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不仅意志力得到了加强,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例如可以在周末举办一场篮球对抗赛,两个班级的所有男生先轮流上场比赛,女生在中场时段进行投篮抢分,这样全体学生都参与了进来,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既增进了两个班级学生的友谊,也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喜欢上了篮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另外,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进行室外运动的课程,教师不能放松教学,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一些精彩的体育比赛,通过老师专业的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培养学生对于挫折的耐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可以采取适当的挫折教育方式,通过健全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水平。体育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的体育项目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难免要经历失败与挫折,教师可以借助此类挫折对学生的意志力加以磨练,例如,在参加长跑这项体育活动时,往往在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更大的考验,此时,领先的学生要考虑如何将这种领先的趋势保持到最后,而落后的学生则需考虑怎样才能扭转败局,反败为胜,而无论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心理素质上的考验,心理素质好才能够具备更加持久而坚韧的耐力一直坚持到最后[3]。教师需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为其安排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科学设置活动难易程度,保证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效果。一般情况下,在体育课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教师通常会组织学生到室内进行授课,实际上教师也可以将这种恶劣的天气因素视为一种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教学资源,例如,在雪后组织学生到室外去打雪仗,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缓解文化课的学习压力,释放心情,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磨练其意志力。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是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磨合与鼓励也是团队意识作用于学生心理素质完善的关键。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通过对学生的选拔组成不同的团队,并重视团队的训练,在训练中磨合学生的心性,由教师进行导向及团队发展的规划,使整个团队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并最终作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初中生普遍具有好胜心理,不肯承认自己弱于其他人,因此在团队成立的初期会努力表现、各自发展,而这种发展于整个团队而言弊大于利,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规范,明确团队中各个成员的职能,并督促不同成员在扮演的角色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处理好队员磨合的问题,并带队参与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团体荣誉感。以篮球为例,初中男生对篮球大多有十分积极的兴趣,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在班级内选出2-3个5人篮球队,5人篮球队中包括大前锋、小前锋、中锋、控球后卫与得分后卫五个角色,因而教师需要向球队成员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并针对不同学生扮演的不同职能进行能力强化,做好队员之间磨合处理的工作,来确保所有队员能够初步融合为一个团体。在训练到一定程度以后,要求球队频繁与本班、外班甚至外校的球队进行交流与比赛,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强化学生与队友之间的磨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最终实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尤其是借助体育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一方面,能够让体育运动在精神教育上的教学价值被更大化地挖掘与释放。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舒展筋骨,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也受到更多对自己精神、性格、情操层面上的教育,让体育助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范成大.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策略[J].教育界,2020(28):89-90.
[2]高武平.初中体育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J].科普童话,2020(23):63.
[3]董存喜.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196.
[4]陈君.初中体育课堂中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初探[J].新课程(下),2018(04):252.
[5]王金梅.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J].中学课程资源,2017(07):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