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
上海商学院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十分突出。目前二者存在教育内容、实施主体、工作布局等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协同作用的发挥。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的现实基础,能够产生共同发展的良性反应,并且在本质层面的共同性强。从教育内容、主体、流程等角度,探讨了发挥二者协同作用的路径。
关键词:学生党建;学风建设;协同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学风作为学生整体素质的体现,对于塑造意志品格、提高思想水平、提升专业本领等方面作用明显。在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集专业化、规范化、导向性、代表性等特质,同学风建设相互作用。如何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一、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3]。在高校范围内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全面、协同、高效的与人体系,充分发挥党的建设统领总纲作用,明确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价值取向,对于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要求、培养各领域专门人才、发挥高等教育支撑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学生党建历来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重要抓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红色育人理念,取得了较大成果。学生党建得到了高度重视、持续关注、长线投入、全面贯彻,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时代性、代表性、针对性等更加具体而全面的要求。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输出在全世界范围内仍占据主流,一直寻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教育的渗透。如张桂华指出,高校少部分学生国家意识模糊现象仍然存在[5];胡业全认为,负面信息正在影响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6]。
学风是教师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形成的工作作风,也是全体学生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作风。学风已经超越了教学、学习范畴,成为一所高校精神风貌、办学宗旨、精神内涵等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高校日常工作开展的核心任务,对于培养人才、培育专才、保证教育输出质量至关重要。陈超提出,要用马克思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加强学生对于学习的渴望和投入[7]。吴小军提出,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是大学的立校之本[8]。
如何以党建促学风、以思想教育促学习氛围,为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培育可靠人才,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学风工作的重要课题。抓好学生党建工作,培育优良学习风气,显得十分必要、紧迫。
二、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现实问题
(一)二者教育内容衔接性不足的问题
发挥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居于龙头地位,在学风建设中始终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9]。目前,学风建设在各大高校的工作目标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学习水平、专业水准、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然而,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学风建设中学生党建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学风建设在教育内容上同党的建设存在不同步、不协同、不接轨的异步处境。一方面,党的建设教育内容在学风建设中体现不够,导致学风建设的时代性不强。党的建设时代主题、最新成果在学风建设中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彰显。学风建设因此呈现出例行性、传统性的特征,对于学生的学风养成的引导能力还需提升。另一方面,党的政策方针、光荣历史、伟大功绩在学风中的体现不够,党的宏观教育路线、纲领、任务在学风建设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还不够完全,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趋于目的化和功利化,对于学习深层次目的的认知深度同对于学习阶段性成果的认知深度相比显得十分不足。
(二)二者实施主体的单一性问题
一方面,学风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有辅导员等行政群体承担,尤其以青年辅导员为主。另一方面,学生党建作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流程复杂、牵涉面广,需要投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辅导员群体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埋首于学校通知的各项具体事务之中,呈现出任务驱动的行为特征,缺乏对于两者的深入研究。同时,辅导员群体年轻化,他们的理论深度尚且需要提升,应对基层繁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也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两者协同发展的方式方法认知不够,对于两者的时间投入也容易陷入顾此失彼、难以兼顾的窘境。另外,由于辅导员大多不担任教学工作或者教学课程较少,因此难以在潜移默化的学风养成中将党的建设大命题、大课题深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三)二者工作布局的分化问题
虽然二者的工作实施主体存在单一性,但是宏观上的工作分工却表现出分化的布局。如学生党建的责任部门是党务口,而学风建设的主要部门为教务口。在开展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开展实施、总结提升等环节,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统一性、协调性、同步性仍需要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要求、标准、结果也由于部门分工的不同而难以做到统筹兼顾、齐头并进。二者在机制上、体系上因此存在短期性、临时性的短板。
上述问题的产生的原因趋于多元,既有工作制度、整体规划的沿袭和守旧,也有部门、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不足。只有针对性施策、全盘性考量,才能切实发挥二者的协调作用。
三、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协同作用的内在逻辑
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协同作用是指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的现实基础,能够产生共同发展的良性反应,并且在本质层面的共同性强。学生党建对于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明显,具有深刻的现实基础,提供了协同作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一)学生党建为学风建设立根塑魂
1. 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是培育学风的先决条件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合格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党对于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提供持续稳定人才支撑,成为党和国家可信赖的支柱力量。高校是青年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是外部势力觊觎渗透的学术高低、思想高地、精神高地、技术高地。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确保广大青年充分信仰、信任、信赖党和政府,确保他们扎根于广袤的神州大地奋力生长,成为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2. 优良学风是优良党风的特征外延
学习风气是高校师生价值理念、目标追求、实践导向的体现,本质而言是高校精神风貌、党内作风的外延。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内风气对于全体师生干事创业、勤勉学习、艰苦奋斗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和指导性。以实事求是、联系群众、敢于自省、谦虚谨慎、民主集中为特征的党风,引导全体师生以饱满精神姿态和巨大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去,对于优良、坚定学风的培养而言十分重要。
3. 党的基层组织在学风培养中不可或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的“毛细血管”,同学生互动最多、交流最密切、影响作用最突出。学生党员群体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在学习成绩、品行操守、奉献精神、集体观念等层面具有表率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在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引导更多学生勤奋学习,才能确保优良学风的养成和保持。
(二)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1. 学风建设是学生党建的重要目标
没有优良学风作为依托,高校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教育任务难以实现。优良学风能够督促学生掌握本领、提高技能,是学生思想水平、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直接决定高校治理能力的高低、办学质量的水平、人才输出的效度,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指标。学生党建工作以发现、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以保证党员群体先进性、战斗性为任务,培育可靠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围绕核心指标开展工作,以学风建设为重要目标。
2. 学风建设是学生党建的重要依托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治理的重要体现,以优良学风为依托,全体学生勤勉踏实、力争上游,则党的建设工作成效明显、效果突出。没有良好学风作为依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水平难以保障,学生学习态度、能力、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平均性、全体性的综合能力弱化,对于学生党建的成就取得不利影响较深。高校以学风建设为抓手,培养优秀学生党员队伍,形成全员学习、全员进步的进取氛围,对于提高治理能力、提供人才保障而言不可或缺。
(三)二者本质存在共同性性
1.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了二者的共同本质
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良好的品质道德、过硬的专业本领、较强的干事能力、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培养学生党员的重要目标,也是贯彻根本任务的基本体现。学风建设的本质与此相似,是要培育优秀大学生,营造向上氛围和育人环境。二者都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
2. 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鲜明底色明确了二者的共同本质
两者的参与者、责任方都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基本命题,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的先进代表,责无旁贷应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必须勤勉有为、孜孜以学,苦练本领,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学风建设有着鲜明的政治导向,要求学生不仅要扎实习得专业知识,还要明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价值追求。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有学问、有本事、有理想、有担当,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构成了广大青年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鲜明底色。
四、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协同路径
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协同效果取得需要深入分析可行的路径,在教育内容上、主体上、流程上加强协同共进。
(一)教育内容协同
学生党建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员作风、党员修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教育内容,学风建设强调通过知识的浸润、学术的涵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思想政治水平。二者虽然在参与人员、组织形式等方面并非对等,但就其教育内容而言存在较大相似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正确价值观念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根本遵循,思想政治水平又是不断改进作风、增强修养、夯实理论基础的先决条件。二者的教育内容应当呈现出互补递进、不断上升的连接整体。提高思想政治水平,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形成完备、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而理解社会主义远大理想的科学性和必然实现历史逻辑。学生党建并非抽象、枯燥的理想信念教育,学风建设也不是目的性强、过于现实的价值教育,二者的协同作用发挥才能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二)主体协同
一方面,应鼓励教学序列和行政序列的深度融合提高党建和学风工作的实际效果。更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资深教师全面参与到学生党建中来,减轻青年辅导员的单线工作压力,提供更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的党建支撑。同时,专业课教师在本领域有所建树,更能够针对行业热点问题或国民产业发展中的全球态势做出立场鲜明、逻辑准确、视野广大的看法意见,这对于本专业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应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机融合。具有过硬本领和奉献精神的学生党员,应鼓励他们参与到班级、专业学生事务管理中去,既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又展示了学生党员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有助于营造民主开明、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应进一步加强,动员广大同学勤奋学习、树牢信念,促进勤学习、能奉献双向育人目标的实现,以党建带学风,以学风促党建。
(三)流程协同
学生党建工作流程较为严谨、高效、合理,如能充分结合学风建设的流程、方式,能够取得1+1>2的效果。一方面,发展党员是学生党建的主要工作流程,学习成绩、专业荣誉应继续成为入党学生的选拔标准之一。吸引什么样的学生入党,树立什么样的先进典型,是发展党员、壮大组织过程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学风作为入党前提,能够激励全体同学明确学习第一任务,在比学赶超中创造佳绩。另一方面,注重学风在党员教育、服务工作流程中的体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成长成才的前提,而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优秀的学习能力则是持续进步、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党建应树立信念坚定、品行优良、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的新时代青年形象导向。其次,还应注重学生党建对于学风建设的支撑作用。入党学生应该发挥帮学、助学作用,成为集体进步的贡献者和推进力量。
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在方式上、侧重上呈现出分化特征,但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二者的共同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这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的协同作用,实地发挥二者的全面育人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地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10.27) [2020.11.13].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 人民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09.11) [2020.11.05]. 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
[3] 教育部.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2018.09.18) [2020.11.0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9/t20180918_349149.html
[4] 王汉林,赵炜.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30年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J]. 江苏高教,2008,(6):13-15.
[5] 张桂华,姚冠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微. [J]. 江苏高教, 2015, (2): 138-140.
[6] 胡业权.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务》——兼论网络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问题[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121-122.
[7] 陈超,张振飞.学风建设:高校学生党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43-45.
[8] 吴小军.新时代高校优良学风培育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07):41-43.
[9] 黄旭.高校党建促进学风建设的现实思考及对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08):65-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