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华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150001
面对“核心素养”的出炉,在学校中一度出现了“上热下冷”的现象,一部分教师觉得高大上的理论与一线教学相距遥远,对如何有效落实非常迷茫。在实际工作中,核心素养常常成了“对号入座”的“标签”。我常听到老师在评课中说,这节课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和文化底蕴,那节课体现了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使核心素养落实“碎片化”和“标签化”。作为校长,如何带领教师一道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核心素养,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课题。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有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这是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课例研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中,力争将核心素养由一个抽象的理念变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初步总结出学科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六个基于”策略。
一、“基于价值引领”的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堂,应建立在充分发掘学科教学价值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会学习,培育理性思维;在探究中获得发现,培养创新意识;在活动中体悟思想,感受学科的力量与魅力;在对话中赢得激励,保持对学科的好奇与热爱。
例如梁晓声笔下《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价值,一看题目便知这是表达母爱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地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的故事。这是位平凡的母亲、辛劳地母亲、贫寒的母亲,她拥有全世界所有母亲的共同品质。全文没有一个“爱”字,却深深第打动了读者。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文章中不起眼的环境描写、动作背后的故事和文章中独特的表达方式无不渗透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母亲地深情让人感动,而作者的语言表达艺术更耐人寻味。教学时我们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情深”上,应更多地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艺术,从名家的字里行间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从而掌握语言文字的高妙规律,这样才能彰显了语文的文化价值、应用价值和育人价值。
二、“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就不存在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因此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得以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钥匙。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指的是对学生的兴趣有激发性,对学生研读文本、探究思考有深入性,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要调动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完成的问题。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应当从真实的学习问题中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
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教学中,老师首先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初读课题时教师问学生,你认为“窝囊”是什么意思?学生猜测是“懒散、腼腆、脏、笨、能力差、不会办事”。到底哪种理解是准确的呢?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主动到文本中寻求答案。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围绕“窝囊”是什么意思?引发一串问题的探究,为什么“窝囊”?“窝囊”的表现是什么?“窝囊”的结果怎样?围绕着这个问题链,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认识,对文章主旨有了深化,构建了自我认知与真实探究之间的桥梁。
三、“基于真实情景”的教学
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基础。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知识蕴含的文化价值、育人价值就无从谈起。例如:五上数学《分段收费》,我们可以设计三个阶段的数学活动,课前参与:调查家庭生活中水费、电费、电话费、打车费等缴费情况;课上研讨:在互动交流中掌握分段计费的方法;课后延伸:做家庭缴费的预算。这样,在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培养了解决问题、信息意识、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四、“基于学科整合”的教学
学科整合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寻找各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支撑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1.学科内整合。根据地域、资源特点,结合师情、生情,打破学科教材内容的线性排列,对相关、相近内容进行筛选、融合。
例如:四下科学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教材顺序在3月末进行教学,北方教学资源匮乏,学生缺少观察、体验。另外,油菜花生长在南方,对北方的孩子来说太过陌生!于是,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一是时间调整,将二、三单元对调,先教学第三单元《食物》,待到春暖花开再教学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二是内容调整,根据哈尔滨的地域特点将“油菜花”换成“丁香花”;三是结构调整,将第七节动物的繁殖活动与第四节把种子播撒到远方对调,以繁殖核心概念重新建构单元结构。
2.学科间整合。
(1)以某一学科为主,联系其他学科内容实施该学科教学的设计。例如:四下综合性主题课程《吃出健康来》,整合五个学科在不同学段的相近内容,由“品德与社会”实施。通过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解决不同学科的共性问题,保留学科个性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
学科 年级 内容 整合实施
品德与生活 一上 《我会好好吃》 整合主题为《吃出健康来》。
通过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解决不同学科的共性问题,保留学科个性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
生命教育 二下 《不乱吃零食》
三上 《吃出健康来》
四下 《让营养与健康同行》
五上 《健康生活小贴士》
综合实践活动 四上 《早餐的学问》
科学 四下 《营养要均衡》
品德与社会 四上 《呵护我们的身体》
五下 《中华食文化》
(2)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合并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形成综合性课程。例如:四下科学《总结我们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学生经过数据搜集,获得了大量信息,但缺乏统计知识支撑,使得探究无法深入;反观数学“统计图”的教学,教师苦于没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资源,数据分析观念往往在虚拟的情景下建立。两个学科正好可以优势互补,于是我们尝试了数学、科学“双师同课”,在后面的教师论坛中,我们的老师会有解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五、“基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教学时空拓展,结合线上线下,实
现课堂的静态固定时空向动态生成时空的转变。例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平板课堂,可以概括为“三阶段”“三环节”,流程图如下:
大道至简,教育虽然是一项复杂并需要凝聚心血的智慧的工作,但教育的道理本身并不繁琐,就是让教育回到本真的状态,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在学校教育的层面,核心素养只有落实到课堂上,落实到学校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才真正有意义。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践行路上,我们也刚刚起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办好学校,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