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容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机关幼儿园 628021
【摘要】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载体,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总和。环境是课程目标的体现,环境是课程实施的保障,环境是课程特色的彰显,环境是课程效果的呈现,环境是课程延伸的支点。
关键词: 环 境 教 育
《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使幼儿园的每一块墙面、每一个区域、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基于儿童成长的需要,将课程意识落实到环境中,让无声的环境,促有生的教育。
一、环境是课程目标的体现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期发展目标,创设相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全面发展。如:大班秋季创设的环境主题为《我的祖国》,通过认识祖国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长城、故宫、中国地图等让幼儿了解祖国妈妈的样子。通过认识警察、医生、科学家、建筑师激发幼儿的梦想,通过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我爱北京天安门》,绘画国旗、国徽,健康活动“我想当冠军”、语言活动“夸夸我祖国”、“我的祖国有什么”等内容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以“我为祖国妈妈过生日”为主题把学习内容进行展示,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环境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应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幼儿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如:户外环境的创设保证了户外游戏课程的实施。沙池区、攀爬区、体能区、戏水池、篮球场、建构区、种植区,科学合理的户外场地,丰富的游戏材料,为游戏课程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促进了幼儿体能的发展。
三、环境是课程特色的彰显
室外环境的创设让课程特色得到凸显。结合课题《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创设了以“创设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为主题的环境创设,让幼儿的语言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一楼的主题是“经典中学语言”。通过“字词碰碰碰”、“巧嘴故事王”、“吟诵经典”三个区角发展幼儿的语言。“字词碰碰碰”通过字词的练习让幼儿能顺利的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意愿。“巧嘴故事王”提供10个经典故事的角色手偶,让幼儿边操作手偶边讲述故事,练习角色的对话,体验角色的快乐和情感。“吟诵经典”让幼儿自己读绘本讲故事,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全园教师和家长自制儿童绘本75本,内容丰富,角色鲜明,形态各异,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二楼主题是“生活中学语言”。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语言吧、儿童医院、钓鱼吧三个区角,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与同伴交往,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三楼主题是“游戏中学语言”。游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建构区”、“快餐区”、“科探区”、“表演区”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交流、商定游戏规则,动手操作,开发智力,增进幼儿社会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孩子们在趣味十足、功能齐全的环境中学语言、用语言,让语言课程特色得到充分彰显。
四、环境是课程效果的呈现
班级主题墙和美术园地体现了规范课程的实施。环境不仅能推动课程的生成开展,还是最佳的效果“记录”方式。一期一个班本课程,把每个课程学到的知识、技能体现在班级的主题墙、美术园地、家园联系栏。在每个活动中或活动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将活动内容以图文并茂的照片、视频、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体现在主题墙、区角,以此来呈现班本课程进展效果,同时也借此帮助幼儿梳理积累在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经验。如:大班班本课程“伞儿撑起来”。
先了解伞的类别、伞的结构、伞的材质、伞的用途、我喜欢的伞等内容一一呈现在主题墙,从环境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活动的一步步开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更可以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情绪的体验,能力的提升,以及自己的成长和变化。环境的记录也促使教师不断的自我反省,增加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环境记录加强了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加以了积累。环境记录更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了解,促进了家园间沟通。
五、环境是课程延伸的支点
室内区角环境的创设让课程内容得到延伸。环境引发了课程的产生,推动课程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对课程的延续。把集教活动中未完成有待延续或拓展的问题放在室内区角,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让孩子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管理,也可以邀请老师、家长协助参与,这样让学习内容更丰富,更完善,更系统,孩子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班创设有美工区、表演区、益智区、操作区,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比如:在美工区开展绘画、手工、泥工、剪纸等美工活动、在表演区可以开展讲故事、朗诵、儿童剧表演、唱歌、舞蹈等活动。在益智区开展数学操作、科学探究等等,在小组活动中让幼儿参与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经验。另外,在更换主题墙时,我们将孩子们收集在主题墙的资料、信息装订成册放到区角。虽然主题活动结束了,但孩子们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翻阅主题画册,主题画册不仅是课程延续的展现,而且为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更记录了幼儿学习成长的过程。
六、环境是园本课程的载体
本土地域文化是园本课程最直接的素材,让幼儿在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开心的玩,自主的学。以旅游景点为载体,开展了“魅力昭化,幸福成长”环境创设,分别以“昭化美景”、“昭化美食”、“昭化特产”为主线进行创作。柏林古镇的青涩幽幽,令人陶醉;栖凤霞的休息惬意,懵懂可爱;昭化栖市的梦游三国、遐想连连;昭化特产种类繁多,爱不释手。“昭化鱼府”“太守麻花”、“昭化肥肠”色香味美,鲜嫩营养;“农家小院”、“猕猴桃吧”、“丰收展台”充满童趣,流连忘返;比特小屋、咕咕萌宠园、鸟巢、托马斯小火车形态各异,惹人喜爱。让园本课程的内容生活化、丰富化、情境化,在生活场景中让幼儿了解家乡,介绍家乡,赞家乡,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家乡的自豪感。
“环境即课程”。环境是隐形的课程,让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孩子是环境的主人,让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环境中浸润,让环境中蕴含的课程价值逐步彰显。
注释: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01年7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年10月)
作者简介:李碧容:女,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广元市第三批名师,国培先进个人。从教26年来,多次荣获省、市、区教学大比武一等奖;多次参加自制玩教具比赛,荣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指导幼儿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比赛荣获省、市、区优秀指导奖;组织参与研究的市级课题3项分别荣获市级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区发表并获奖。组织乡村幼儿教师600余人参加幼师国培,提炼的国培经验文章《好风凭借力 研修正当时》在《四川教育》2020年4月第6期发表。